歲末年初的兩則新聞吸引了筆者的關注,一則是經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測算:2017年12月31日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0.51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96億元,有關居民出游意愿調查:居民元旦假日出游意愿強烈。另外一則是據《華西都市報》報道,2017年12月29日晚,四川綿陽男子楊某在酒店入住時發現針孔攝像頭,在告知酒店負責人后,雙方均選擇了報警。民警提醒,入住房間后一定要注意檢查酒店房間內是否有攝像頭等侵犯個人隱私的物品,確保自身安全以及隱私安全。 梳理相關新聞不難看到,在酒店發現攝像頭的事例并不鮮見,這不得不讓人思索。表面看只是幾家酒店管理問題,實質上卻反映了旅游行業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測算,2016年中國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達11%,旅游業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隨著旅游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會發生變化。團隊游時代的旅游體驗,其質量可以通過節點的管控來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時代由于游客行動空間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體驗質量的保障難度。 進一步說,散客化發展潮流所推動的全域化旅游發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體制的及時調整與創新。所謂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從根本上說,全域旅游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式,是來自于需求側的推動。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旅游行業的期待并不只是吃好、玩好、觀光好,還有對旅游地公共服務的各個方面有了更高的期許。就此而言,破解旅游難題,推動全域旅游健康發展,就必須全面推進依法興旅、依法治旅。 應進一步推動旅游立法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良法善治的要求。對于旅游行業來說,高質量的旅游立法對旅游市場的善治起著重要作用。要完善旅游法律規范體系,將經過實踐檢驗符合全域旅游實踐發展的政策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同時,要確保立法的質量,比如,目前旅游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模仿性”立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是樹立正確的立法目的,突出解決地方旅游市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專家學者等第三方參與立法以及盡快形成旅游立法實施后的評價體系等。 還要強化綜合治理,推動旅游執法工作。旅游市場秩序的治理,必須多部門聯動。要全國一盤棋、區域治理、地市為主;要客源地與目的地共同治理;要組團社與地接社聯動治理;要線上線下同時治理;要旅行社與導游一體治理;要企業與從業者協同治理;要法律應用、市場化手段、行政管理聯合治理。對違反規定踏“紅線”、闖“雷區”的零容忍,發現一起就堅決查處一起。 最后,必須加強旅游法治的理論研究。旅游法治的發展離不開實踐與理論的良性互動。當前,旅游行業蓬勃發展,但是專門從事旅游法學研究的學術機構和團體還較少。就在最近,北京市法學會旅游法學研究會召開了換屆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主題就是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法治保障問題。從這一研究會成立五年的實踐也可以看出,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旅游法治的研究存在很多空間,比如旅行社以及導游人員規制、旅游行政執法問題,地方旅游如何實現良法善治、如何規范當地旅游市場問題,旅游法如何去支撐旅游產業發展問題等等。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旅游法學研究是實踐性很強的領域,應推動判例研究成為旅游法學研究新的生長點。 |
相關閱讀:
- [ 12-25]三坊七巷萌娃講解員是道旅游風景
- [ 12-22]“候鳥式旅游”須防低價陷阱
- [ 12-14]老年人旅游如何才能更舒心?
- [ 11-14]嚴打“欺客”行為,營造和諧旅游環境
- [ 10-26]“旅游年齡附加費”不合情不合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