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禁外賣 別讓舊思維上演鬧劇
2018-01-04 09:46:5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日前,廣西外國語學院發布《關于不允許一次性餐具、餐盒進入校園的通知》,引起網上熱議。通知稱,今年11月起,為加強學生的食品安全管理,學校將禁止外賣及一次性飯盒、塑料打包袋進入宿舍。(海南日報?1月3日) 隨著網絡訂餐逐漸興起,滿大街的送餐小哥將食品外賣業務做的風生水起。更有一些訂餐平臺經常推出限時打折或優惠廣博人氣,使得種類多、口味佳、價位低的外賣倍受青年人的好評和認可。如此快捷、方便的外賣,緣何受到學校的一紙封殺? 大學禁外賣其實不是該校一家獨創,早在9月份前南昌一學校也有過禁外賣的嘗試。仔細分析,一方面有些不良商家選用的食材質量無法保證,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加之外賣員素質參差不齊,加大了校園安全風險防控。另一方面,大量一次性餐具、餐盒、塑料袋會加大環境清理難度,學校考慮到學生的健康、安全、環境諸多問題,一禁了之仿佛也是權宜之舉。 就目前而言,校方禁外賣的理由多是從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及學校教學秩序等角度考量本沒有錯,但一紙封殺的確讓人膛目結舌。這種殺雞取卵式策略和“我的地盤我做主”的任性,難免學生怨聲載道。 外賣進校園是“堵”還是“疏”,筆者認為需多方面思考。其實外賣盛行校園,最應該尷尬的是校內餐飲行業和校方管理者,要學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而不是一怒禁之。如果校園餐飲能以優質的外賣標準為鏡,不斷提升校園餐飲質量和服務,哪來得如此亂象與困擾? 不必諱言,在如今“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高校管理不應停留在“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舊思維上,多一些開放式的頭腦風暴,按市場標準把功夫下到實處,用適合學生口味的飯菜,抓住學生的“胃”才是王道。 |
相關閱讀:
- [ 01-03]期待網絡餐飲新規讓外賣實現全方位監管
- [ 12-29]關懷外賣小哥溫暖社會各方
- [ 12-20]“年輕學生送一天外賣”,這個可以有
- [ 12-07]誰來保障外賣小哥的交通安全
- [ 11-27]方便面和外賣之爭,鹿死誰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