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拜年”開啟過年新時尚
2021-02-01 09:29:1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春節臨近,隨著各地陸續出臺就地過年倡議,不回家如何拜年成為熱議話題。在浙江、上海、廣東、河南等地,許多年輕人選擇了通過淘寶等電商平臺購買年貨寄回家、快遞禮品送祝福的“無接觸拜年”方式。(1月31日《經濟日報》) 走親訪友、上門拜年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一般都會相互送些年貨,給小孩子發壓歲錢,聚在一起說些吉祥話、聊些家長里短、聚餐之類,熱熱鬧鬧的。今年春節不同往年,受到疫情防控影響,就地過年成為主流趨勢,很多人不返鄉,就網購年貨寄回家,通過網絡視頻祝福拜年。即便選擇返鄉過年的,也受到非畢業不外出、不聚餐的防疫限制,不能再像往年那樣隨便出門拜年,也主要采取電話、視頻等“無接觸拜年”方式。 年貨節首日,某電商上“年貨”的搜索量激增240%,當天各平臺及企業累計銷售額達6.7億元,數碼家電、年貨大禮包、營養滋補品等類目暢銷。可見,在商超管控趨緊,線下購物受到防控影響后,為避免發生接觸性感染,網購年貨成為最佳替代方案,方便又快捷,既可以買給自己用,也可通過快遞寄回家,省時省力。而且,近年來下沉市場增長很快,快遞入村為網購提供了便利服務,亦給“無接觸拜年”奠定現實基礎。 其實,拜年的形式并非一成不變,一直都在隨著時代潮流變化。前些年,在功能手機普及之后,短信拜年、電話拜年就非常流行,每到春節就收到幾十條、幾百條祝福短信和電話。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社交軟件的普及,微信拜年、紅包拜年、視頻拜年逐漸興起,一度成為時尚潮流,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無接觸拜年”成為新拜年模式,既能夠藉此防控疫情傳播,也將引領時代新風尚。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為了防范接觸性感染各地政府大力倡導發展“無接觸經濟”,諸如網購、遠程辦公、網絡教育、電子支付、掃碼加油、外賣等行業逆勢增長,都是基于防控所需,獲得了很大的成長空間。隨著“無接觸經濟”的快速發展,相關技術和產業加快成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足不出戶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購買和享受到相應服務,并且養成了消費習慣,在春節到來之際,“無接觸拜年”也就順水推舟形成了。 傳統拜年有很多肢體接觸,聚集人數也多,符合熱鬧、親密的習俗,而相比之下,“無接觸拜年”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甚至于不再面對面,有可能讓部分人感覺疏離和不適。需要看到的是,這是疫情防控下的非常態現象,乃是為了防范接觸性和聚集性疫情,所采取的必要防疫措施。因此,為了社會大眾的健康安全著想,社會各界應支持和倡導“無接觸拜年”方式,引導大家調整心態,以暫時的不適換取衛生、安全,保障所有人都能過上一個和諧、安全、健康的春節。(江德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