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這熊熊烈火的背后,我們得到的應該是怎樣冷冰冰的思考?
眾所周知,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必不可少的環節。
家長的模范帶頭作用直接影響孩子早期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如果家長動輒用金錢丈量自己與孩子間的距離,是不是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導向:這錢來得太容易了,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對金錢過于依賴、對金錢過于崇拜。又會不會造成孩子們唯金錢“馬首是瞻”的現象?
再則,金錢成了家長與孩子之間情感表達的工具,這“另類”的愛會不會給天真的童年抹上銅臭的陰影。不管物質多么偉大,通向精神才是它最終的歸宿,可這物質的腳步卻在一步步逼著精神遠離。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忙于工作的父母用零花錢代替陪伴,或者,交點錢給寄宿制學校,把家庭的重任推給學校,讓紅墻綠瓦、市井喧囂阻斷愛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