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光”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來看,平心而論,實在可以說是“小事一樁”——有時候僅僅就是那么一角“內衣內褲”——就引起了好事者的法眼。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是,如果看到內衣內褲就算是走光,就算是新聞圖片,那么跳水健將的郭晶晶們、參加選美的港姐們、模特出身的女星們,她們都必然有穿比基尼的照片傳世,是否就能說她們比“走光”還“走光”呢?那為什么一件普普通通的日常現象,就能如此便捷地成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撥,還要變本加厲地揚其波助其瀾呢?不妨繞過“走光”圖片,看看這些圖片和新聞炮制者的丑陋面目。本來很正常的事情,譬如只要她排斥游泳,就不應該認為被看到內衣內褲算是什么走光,畢竟只要游泳,大家都穿成這樣,想拍走光照排不用探領口撩裙擺,去游泳池就什么都有了。——可以得出結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無聊者吃飽了撐的沒事干的結果。“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它的危害在于,由于他們的眼光注意著“走光”,“走光”被一再地重復、放大、強化甚至歪曲,并引導著網民的眼光,網民的誤讀,大面積地污染了網絡本應有的純凈氛圍。加上網絡本身的推波助瀾,使這些無聊者更有了用武之地,更加樂此不疲、乘勢而上,可謂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