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不好數學,不喜歡數學,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師教不好。如果學生遇上笛卡爾,個個都會對數學感興趣。”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林群在和北京十一學校師生座談時如是說(見2008年2月29日北京晚報)。3月4日鐵錚先生亦在北京晚報發表了《學生學不好,關鍵在老師》之教育時評,也是從數學說起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
既然大家都如此重視數學的學習,我亦想談一下有關數學學習的管中之見。如果以生理多元智力的視點來看待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學習成績,就會得出許多不同于傳統觀念的結論。這樣對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構建全新的教育體系可能都會有益。生理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力潛能優勢,有的人是數學潛能占優勢,有的人是語言潛能占優勢,有的是音樂潛能占優勢,有的是體育潛能占優勢……。這都是每個人不同的基因決定腦結構不同所致。在一定意義上,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優勢。具有數學抽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生往往會對數學感興趣,數學成績往往優秀;具有語言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生,對文科感興趣,語文成績一般都會優秀,但數學成績往往非常一般。對具有數學抽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生,只要有好的數學老師引導,他們都會學好數學并取得優異成績;但對這部分學生如果沒有好的數學老師引導,他們的興趣就有可能不會被培養起來,他們的數學也不會學的很好。對這部分具有數學抽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生來說,數學學不好關鍵確實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