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具有語言形象思維占優勢的這部分學生,他們往往對文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文科成績往往優秀;但他們的數學成績往往非常不理想,能及格就不錯了。對這部分學生,就是讓笛卡爾、華羅庚當他們的數學老師,也很難扭轉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與學習成績。
筆者經二十年探索,研究成功的生理多元智力測量,可以鑒別出每個學生是數學抽象思維占優勢或是語言形象思維占優勢,對40000多測量研究樣本進行統計處理后,發現在整個人類中,數學抽象思維占優勢者僅為25%左右,語言形象思維占優勢者有50%左右!還有25%左右為綜合思維者。對于25%數學思維者以及25%綜合思維者,數學老師只要好好引導他們,都會培養出他們對數學的興趣,特別是25%數學思維占優勢的學生,他們的數學成績絕大部分都會在優秀之列。對于50%語言形象思維占優勢者,他們的數學成績在小學至初一之前往往還可以;但到初中二年級后,數學成績開始急速下降,他們縱然是很努力很刻苦的學習數學,數學成績往往也上不去,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極其不成比例。這就是“數學為什么難”以及“初二大分化現象”的根本原因所在。
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生學不好數學,關鍵在自己,而不是在老師。當然,這個“關鍵在自己”,首先是關鍵在于自己有沒有數學思維優勢天賦基因,其次才是老師教得好不好,再其次才是自己努不努力。
如果我們每個人,特別是教育工作者能從生理多元智力這個全新視點去看待分析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乃至整個中小學的基礎教育,就可以知曉我們今天的教育體制有多少地方是急須改革的。(zdzw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