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則不同了,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民的地位在逐年提高,農民所有的耕地上種的作物的價格也在瘋狂的上漲,更要命的是土地價格的瘋狂上漲,使農民的實惠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土地問題就產生了。當初種地是經常賠錢的事情,沒有可能更好,而現在土地就是黃金,種什么都不差“城里人”的工資,甚至還多,而土地被征用了,還可以得到豐厚的補償,因此有土地的就成“香餑餑”。隨著三農政策的推行,農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農民們看到了在農村發展以及致富的前景,從前不在乎土地的人,現在開始想要回自己應該有的土地,而自己土地被占用,被剝奪的時候并沒有感到這些土地的重要。
前一段,中央出臺了,縮小城鄉差距,鼓勵農民轉為城市居民,特別鼓勵沒有土地的農民成為“城市居民”,這些并沒有引起廣大農民的興趣,響應的也是寥寥無幾。這是因為農民如果真正成為了“城市居民”,就等于沒有了生存的土地,而城市也沒有給予他們必備的生存條件。沒有房子,沒有工作,沒有經濟基礎,他們拿什么活命?這是所有農民都懂的道理。
因此,中央應該出臺更確實有效的措施,在切實保證農民成為城市居民生存利益為前提,在福利,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以及就業、廉價房方面給予優惠的待遇,使農民變成城市居民后,老有所養,年輕有所途,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幾千萬沒有土地的農民的后顧之憂,農村矛盾、土地矛盾以及復雜的社會矛盾也可以得到適度的解決。(王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