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2家上市銀行半年凈賺4000億
來源:大眾網 2011-08-29 編輯:唐麗萍
聲音 銀行收費大賺 能否適當讓利于民? 陸續披露的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多家銀行今年上半年又一次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其中,備受社會關注和質疑的銀行“收費收入”增速普遍在4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90%;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公眾對于銀行服務水平、收費標準以及服務透明度等多個方面的詬病,實現收入和利潤雙雙高增長的銀行,是否應該適當考慮一下讓利于民呢? 有數據顯示,目前面向客戶的銀行服務已從幾年前的300多種發展到數千種,且收費項目及標準不斷增加提高。記者調查也發現,當前銀行服務收費項目分為三類:一類是收費價格由有關部門決定的;二是收費由商業銀行提出,報有關部門備案;三是有關部門授權,商業銀行自行決定的。此番引發社會爭議最多的主要就是第三類。 就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從此前某銀行被訴涉嫌未充分揭示理財產品風險導致客戶虧損,到后來的多家銀行被質疑夸大投資收益再到最近平安銀行多款理財產品大面積虧損……投資者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質疑主要集中在理財產品合同存霸王條款、風險揭示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充分、客戶風險評估走形式、產品說明書復雜難懂等方面。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