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收藥轉戰網絡形成“產業鏈”
來源:新華網 2011-10-05 編輯:黃水來
醫院周邊向來是藥販子非法收售藥品及利用社保卡虛開處方、騙取藥品的“重要戰場”,如今這一現象卻有了新的變化。《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為了躲避監管部門的檢查,藥販子“轉戰”網絡收藥,并將其作為“銷貨”場所,將回收來的藥品倒賣給個人、小藥店及私人診所,而這種網絡販藥形式使得藥監部門的監督檢查難度進一步增大。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要徹底杜絕非法販藥,還要靠整個醫療體系大環境的改善。 非法收藥轉戰網絡 藥販子通過QQ將具體的藥品名稱發給賣藥者,主要回收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腫瘤、化療、移植方面的藥品,新開的藥價格差不多在原價的50%。 如今,“收藥”已經成為某些人的職業,藥品回收的小廣告隨處可見,醫院、藥店附近的墻壁、電線桿、公交站牌更是“收藥”廣告的重災區。而且,為了躲避監管部門的檢查,藥販子開始更多地通過網絡發布收藥、售藥廣告,網絡儼然已成為非法藥品回收的另一個“重要戰場”。 記者以“藥品回收”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蹦出很多條相關信息。有很多藥品回收信息是藏在禮品回收信息里,還有一些是在回收二手商品中。而且,有些藥品回收是以醫藥公司、網上藥房的名義進行,顯得很是正式,所要回收藥品的名稱也是介紹得特別詳細。 記者隨機聯系了一位金姓收藥者,從網上信息介紹來看,其是一家位于北京朝陽區、以高價收藥與零售業務為主的北京收藥企業的經理。問及回收藥品的類型和價格,他表示,主要是回收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腫瘤、化療、移植方面的藥品,新開的藥價格差不多在原價的50%。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