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招考健康年齡歧視普遍存在
來源:新華網 2011-11-21 編輯:黃水來
從身體特征歧視亦可見到規范性文件的影響。據介紹,在2010年11月最新修訂的《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試行)》中,對于一些特殊崗位(含警察崗位)的體檢標準進行了修訂,比如將禁止乙肝病原攜帶者的崗位縮小至特警。但其中第三條規定,影響面容且難以治愈的皮膚病(如白癜風、銀屑病、血管瘤、斑痣等),或者外觀存在明顯疾病特征(如五官畸形、不能自行矯正的斜頸、步態異常等),不能報考警察職位。調查報告認為,這里沒有區分警察的具體崗位,對相貌做出統一限制,涉嫌身體特征歧視。應進一步修改標準,將對于身體特征的要求限于特警或其他特殊職業。 社會身份歧視同樣是歷年公務員招考中的“重災區”,在本年度的公職人員招考中占全部崗位的11.5%。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戶籍歧視和地域歧視,共計955個,占社會身份歧視總數的85%。戶籍歧視和地域歧視主要表現為對特定省份(縣市)戶籍或生源地的限制,一般與招考單位所在地有著對應關系。 《調查報告》指出,戶籍歧視和地域歧視是一種政策性歧視,在我國戶籍政策要求和引導下,該類歧視已成為我國最為嚴重的歧視之一。它不僅對外地人員構成了歧視,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業的權利,也限制了優秀人才流動,不利于本地區和單位的長遠發展。 調查還發現大量對學生干部、支邊扶貧等身份的要求和待遇,以及限國有單位或當地工作經驗的要求。《調查報告》認為這些身份標準都屬于歧視,這些種類繁多的優惠政策加劇了就業中的不公平。(法制日報)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