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陳琰印象
來源:東南網 2011-12-30 編輯:林洪熙
那似乎雜亂無序的老樹虬根,作為藝術家的陳琰他注視著:“它掙扎,卻不恨貧脊。它忍辱且丑陋,但不失自尊。它扭曲、變態,然而卻撐起一片綠陰……”。他默默地與自然對話,讓淚痕凝固成《破碎的心》;他內心在掙扎,把畸形丑陋的《卡西摩多》摩娑成閃著青銅般光彩美的象征;他緘口不言而《魂》馳九天,情感不安分地騷動,折翅損肢縱然掏空了五臟六腑,仍曲頸昂首,用一支腳尖撐起殘破的身軀。昔日的斫聲陣陣,如今留下的是想象的空間和有彈性的不多作品,驚悚、苦澀、黑色、壓抑,回蕩著絕望之美。 當我把目光從根雕轉向一件件精致,泛著五彩的陶藝時,有一種難以表述的藝術體驗襲上心頭。他說藝術的生命,在于讓人著迷。我們能不著迷嗎?那閃著《圣光》的藍、綠、紅三色磁盤,那燦爛奪目、青花釉里紅的梅瓶;那《無言》卻讓人留連忘返、透著寶藍色彩釉的陶罐。那瓷版畫《蓮的心事》豐乳肥臀,艷麗慵懶,情韻流動;《茶香亦醉人》一桌一壺,高僧閉目,無心入定。燒制陶藝品的技能爐火純青,手藝老到。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