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薪酬期望高于已就業者
來源:河北招聘網 2012-06-12 編輯:黃水來
“先就業后擇業”并不可取 此前,有相關調查顯示,“先就業后擇業”的大學生,在3年左右會集中爆發職業危機。因而對于大學生來說,如何權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很重要。對此,校園部經理姚力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先就業后擇業”其實就是在就業壓力之下的權宜之計。 姚力表示,部分大學生對自身能力體系和就業市場認識不夠深入,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或有利的求職競爭力,因而會傾向于先就業,希望在解決生存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工作的鍛煉和閱歷的增加,逐漸明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和職業規劃。然而根據中華英才網的觀察,草率就業更易孕育“閃跳族”。一方面,職業規劃不清晰,頻繁跳槽所帶來的時間成本高企,讓求職者的職業發展頻遭瓶頸;另一方面,求職者的草率就業再擇業同樣也讓企業苦不堪言。 姚力建議,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多通過實習和其他渠道了解就業市場的用人需求,同時多注重對自我素質的剖析培養,最好在求職前對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定的認知和規劃,在擇業時不能犯方向性的錯誤。此外,他也提醒大學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從心底就抵觸這份工作,懷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那么即使勉強就業,也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 企業對“90后”普遍存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中也發現,不少企業人事部門對于“90后”在抗壓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不足、心態不穩等特點普遍存在擔憂。“90 后”相比“80后”來說,他們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更強,因而他們思維活躍、特立獨行個性鮮明又創意無窮。而從另一角度來講,過度的追求自我也容易在工作中引發矛盾。 姚力還告訴商報記者,在求職過程中,這一代的大學生們也渴望掌握更多主動權,有更強的權利意識。可以說,“90后”大學生的擇業心態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一代人群的基本特質,從中更可以看出很多時代的影響。因此,“90后”大學生與招聘企業若要獲得雙贏局面,加強對彼此的了解非常重要,招聘企業需要準確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擇業心態和性格特質,大學生們也需多了解就業市場的真實情況,以及不同類型企業的用人需求。 最后,姚力坦言道,每一個大學生如果能找準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即使當下薪酬等條件不甚理想,但本著熱愛工作的興趣和踏實的態度,收獲多方面的成長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