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教室
聚焦農村課堂,落實教研重心下移
我室全體女教職員工認真圍繞“不斷提高教研水平,指導服務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目標,在推進我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做出了新的貢獻,先后獲得“福建省學習型組織創建單位”、“教育部全國首屆新課程小學優秀課例評選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中小幼各個學科也頻頻獲得國家級、省級學科學會頒發的獎項;兩次在教育部分別作題為“強化教研專業支撐、提升新課程實施水平”、“教研行政緊密配合破解課改重難點問題”的經驗介紹。
任務驅動,促崗位成才?
我室對教研員每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質和量的要求,近兩年,女教研員在國內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近50篇學術論文,并撰寫了大量的調研報告。在首屆“福建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成果”評選中,我室共有6項成果獲獎,居包括高校在內的所有選送單位之首,其中女教研員獲獎5項。我室女教研員指導一線教師參加全國性學科教學比賽成效顯著,5年來獲獎總數逾300多項。
為適應新課程的需求,我室努力創新教研形式,分別于2006年與2008年創建了“福建高中新課程網”和“福建小學新課程網”。一批女教研員脫穎而出,在省內外同行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我室努力創造條件,促進女教研員的職稱與學歷提升。2010年陳峰主任被評為福建省“特級教師”,2008—2010年期間,有2名女教研員取得了中學高級職稱,有3名女教研員被評為學科帶頭人。3名女教研員獲得研究生學歷,還有1名女教研員為在讀研究生。
勤實工作,創一流業績
在“巾幗文明崗”創建組組長陳峰主任帶領下,2006年至今完成省教育廳立項的十七個重要課題研究,研究成果已形成教育廳頒發的《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實施指導意見》等指導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文件。
為了促進我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我室十分重視以學科教學研討會和學科教學觀摩活動為載體,組織教師緊緊圍繞新課程實施進行深度的專題教學研討,幫助一線教師學習理解課程標準、教材,研究討論解決課堂教學中帶有普遍性的實踐問題,重視把教研重心下移到農村學校,組織召開農村新課程學科教學研討會;舉辦縣(市、區)級教研員研修班;為縣級進修學校和農村中小學提供600多節優質課教學光盤。
我室與基教處、電教館聯合組建“福建省高中新課程網”、“福建小學新課程網”,成為廣大教師踐行新課程的學習研究交流互動的平臺,成為教師研修、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渠道,在省內、國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截至今年9月,“福建高中新課程網”從2006年9月開通至今總點擊量達1300多萬人次,“福建小學新課程網”從2008年9月開通至今文章逾1萬篇,總點擊量超過600多萬人次。
以人為本,筑人心工程
為創設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保證女教職員工的身心健康,我室積極開展豐富有益的文體活動,如“三八”大明谷情感溝通會,“七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福建省委舊址參觀活動、贈送生日賀禮、關心職工宿舍安居工程等等,舉辦“瑜珈”培訓班,讓女教職員工以健康的身體、飽滿的精神、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組織開展對“龍巖紅坊中學、上杭官莊民族中學”手拉手扶貧活動,鼓勵女教職員工在爭做“愛心母親”。我室女教職員工還熱心參與各類扶貧濟困等公益愛心事業。近年來,我室女教職員工參與的集體捐助金額達一萬兩千多元,平時的各種愛心行為更是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