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高知 年輕化
家暴實施人群超出想象
家庭暴力實施人群是哪些?或許,在很多人印象中,發生的概率主要集中在男性。然而,來自武漢市司法局法援中心的數據卻表明,女性逐漸成為家庭暴力的主要實施人群。
印象與實際間的巨大差距,主要來源于公眾對家庭暴力概念認知的局限。傳統男權社會主導的家庭暴力,多發生于肉體上的摧殘,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熱暴力”。但實際上,家庭暴力在現代社會實施更為頻繁的方式是“冷暴力”,也就是對精神的壓迫和摧殘。《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這樣界定:“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可致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在我們接到的咨詢中,女性實施家暴主要是實施精神傷害。”武漢市婦聯心理咨詢專家賈洪武告訴記者,因為女性在家庭中常常處于弱勢地位,特別是女性在武力上基本無法與男性對抗,她們往往采取精神對抗。“從我們接觸的多數男性投訴來看,他們大多數都遭受妻子的精神暴力,比如說日夜跟蹤。” 賈洪武曾經接待過這樣一個男性傾訴者,他是某企業高管,性格要強且極要面子。因為工作強度大,加班成為家常便飯,妻子不能理解他對工作的高度關注,以至于專門花錢請“偵探”去跟蹤丈夫。“我妻子跟蹤我的事情,單位每一個人都知道,讓我很沒面子,我每天都覺得自己活在別人的閑言碎語中,是大家茶余飯后的笑料。與其實施這樣的精神折磨,還不如大吵大鬧,至少雙方都能得到宣泄。”事實上,每當他對妻子挑明此事,想抗議一番時,結局往往是“一個人的戰爭”,妻子要么避而不答,要么干脆否認,而后繼續偵查。 除了冷暴力,家暴還越來越多地出現性暴力和言語暴力。性暴力多表現為夫妻生活不如意,一方強迫另一方發生關系。言語暴力則主要表現為口頭侮辱、經常批評或詆毀配偶的能力,使其在眾人面前難堪;猜忌、懷疑其行為,利用配偶愛面子、求上進等弱點,吵鬧或到單位告發,來要挾配偶服從自己的意愿。 “家庭暴力實際發生率遠大于我們所接到的,且80后年輕人群逐漸成為多發群體。”武漢市婦聯相關人員介紹,“這跟80后多為獨生子女有關。從小的嬌寵滋生了以自我為中心、不為對方著想的性格,這很容易引發沖突而導致家暴。”
- 2011-11-29統計顯示婦女就業規模擴大 男女受教育差距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