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年65歲,他今年18歲;她是盲眼阿婆,他是腦癱棄兒。他們之間本來會像平行線那樣,毫無交集,但是,18年前的相遇,將他們緊緊拴在一起。
?65歲的盲眼邱婆婆住在福田燕南路汽車大院內6樓,18年來,她把從草叢中撿來的腦癱兒青青撫養長大,背著孩子四處求醫看病。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但是,在邱婆婆心中,青青早就是她的親生孩子。
?邱婆婆右眼失明、左眼視力嚴重受損,離異后靠撿破爛補貼生活。如今,130多斤重的兒子已不是這個羸弱的身軀所能承受得起的,然而,邱婆婆不后悔,她說,“我不會放棄,我們過得很快樂。”
?背著孩子撿了10年破爛
?1993年的一天,邱婆婆在下班的路上被歹徒潑了不明液體,導致右眼失明,左眼視力嚴重受損,基本喪失工作能力。更不幸的是,丈夫在此時又向她提出離婚。“當時很難受,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為什么會成這樣呢?”為了調整情緒,邱婆婆經常出去散步。有一天,她在羅湖怡景花園附近的草地上發現了一個出生才幾天的小孩。于是,她把孩子帶回家,“報了警,也登了報紙,就是沒有人來領孩子”。
?“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孩子有病,后來帶到醫院去檢查,才發現是先天性腦癱。”邱婆婆說,醫生說沒法治了,只能活3個月。但是,邱婆婆沒有放棄,3個月之后,她發現孩子越養越好,就想領養這個孩子,并給他取了個名字叫青青。然而,在給青青上戶口時,因為邱婆婆的家庭條件不符合領養條件,民政局要她將青青送回福利院。但是,她堅持要將青青留在身邊照顧。民政局領導看到她的堅持和真誠,最后還是同意讓她代養,但是青青的戶口現在仍在福利院,每個月可以享受福利院幾百元的生活補貼。
?當時病休在家的邱婆婆每個月只有190元的收入,雖然青青還有補助,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家庭的日常開支。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邱婆婆只能通過撿垃圾來補貼生活,給青青買奶粉。邱婆婆說,“從福田的崗廈撿到羅湖,再從羅湖一路撿回來,撿了差不多有10年”。
?在青青7歲和8歲的時候,邱婆婆在民政局的勸說下,曾兩次把青青送回到福利院,“每次都舍不得,尤其是他8歲那年,在那里呆了4個月,我很難受,就又接回來了。”從此,青青一直跟著邱婆婆生活在一起。
?青青一聽到響聲就會抽搐
?18年來,讓邱婆婆既難受又害怕的就是青青的病。
?邱婆婆說,青青因為先天殘疾,半身癱瘓,會不時癲癇發作,抽搐不止。治好孩子的病成了邱婆婆多年來的心愿。“只要聽說哪個醫院可以治這個病,我就背著孩子去看。武警醫院、羅湖醫院、康寧醫院、市二醫院等,我都去過。”但是,治了這么多年,青青的病還是沒有治好,“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治好青青的病”,邱婆婆說。
?“他最怕大的響聲,一聽到響聲,就會抽搐,有時候抽搐30多次,看著非常難受。”這種情況在春節期間更為嚴重,周圍到處都是鞭炮聲,“青青一聽到響聲就開始抽筋,整個晚上地抽,我就要一直陪著他,年夜飯也不能做”。由于青青發病多是在晚上,而且去醫院的頻率很高,這對于體弱的邱婆婆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以前是抱著青青到醫院,大一點就背著去醫院,現在只能打120”,邱婆婆說,青青需要有人隨時陪在身邊。
?不過,讓邱婆婆稍感輕松的是,青青的醫藥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我現在的退休工資每個月也有3000多元,加上青青的補貼,我們的生活基本上沒有問題。”邱婆婆說,“相比很多困難的人,我們已經很好了,所以我不需要經濟上的幫助,只希望在青青生病的時候,有人能出些力氣,幫我一起送青青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