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觀察:
治牙鮮用鎮靜劑 局部麻醉較常見
“臨床上,孩子一躺上治療椅就容易出現緊張甚至恐慌、不配合,確實會給醫生的治療操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廣東省口腔醫院正畸科副主任醫師胡飛告訴記者,因此一些美國牙醫會使用鎮靜劑來平伏孩子緊張的情緒。本來,這是相對更為人性化的治療輔助手段,但目前國內口腔醫療機構這方面的經驗尚不豐富,考慮到可能存在的風險,絕大多數口腔醫療機構并沒將之當作常規治療手段大規模開展。
據胡飛介紹,該院近年來也引進了吸入式的“笑氣”麻醉設備,有個別患者或家長會特別要求并提前預約,除此之外,一般情況下醫生都不會特別主動推薦使用。因為鎮靜劑是一種特殊的藥品,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麻醉醫生陪同在側,以便在出現意外時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但在大多數口腔醫療機構,專業的麻醉師配備甚少;另外,開展這類治療所需的設備、費用和治療的時間成本都較高,而目前大多數口腔醫療機構每天門診量都較大,忙不過來,寧愿去繁就簡,在提高病人舒適度方面,最常見的是針對某一顆待治療的牙,打小劑量的局部麻醉針,這樣既安全又方便,效果也不錯。
“目前,國內口腔醫療界多數人還是將鎮靜類輔助治療視為‘錦上添花’,而非必不可少的手段。”胡飛表示。
專家提醒:
濫用鎮靜劑 害人也害己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馬武華教授指出,鎮靜藥和安定藥都屬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鎮靜藥是使大腦皮質輕度抑制,從而產生鎮靜作用;安定藥是使病人解除焦慮、緊張而無鎮靜作用的藥物,這兩類藥物難以完全區分,可以統稱為鎮靜安定藥。鎮靜安定藥按照其效力強弱可以分為兩大類:弱安定藥和強安定藥。弱安定藥主要用于消除患者的焦慮癥狀,最常用的是大家熟悉的安定和咪唑安定,其他如甲羥安定和硝基安定較少使用。強安定藥主要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常用的有氯丙嗪、異丙嗪、氟哌啶醇和氟哌利多等。
在各類鎮靜藥中,過去用得最多的是巴比妥類藥。小劑量產生鎮靜作用即為鎮靜藥,中劑量有催眠作用即為催眠藥,大劑量產生全麻作用即為麻醉藥。其他如非巴比妥類藥如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羥丁酸鈉等雖然主要是用于麻醉為主,但也有醫生用于鎮靜使用,如2009年“流行樂之王”邁克爾·杰克遜之死,其私人醫生莫里用了丙泊酚給杰克遜進行鎮靜,雖然是因為短時間內四種藥物復合作用才是導致“流行樂之王”死亡的真正原因,但丙泊酚鎮靜帶來的呼吸抑制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就拿最常用的安定來講,單次小量使用僅產生抗焦慮作用,但反復多次使用則可導致意識消失,呼吸抑制,氣道不通暢,甚至一過性無呼吸,如果沒有配備常規的通氣供氧和急救設備,則惡性事故在所難免。”馬武華提醒稱,雖然安定是最弱的鎮靜藥,看似很安全,但危險常常不期而至。一旦牙科醫生或非麻醉科醫生用到其他鎮靜藥如咪唑安定、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羥丁酸鈉等,那更是如同玩火,這些藥均可能導致患者呼吸抑制,如同杰克遜私人醫生莫里一樣,稍不注意就引火燒身,既害了病人也害了自己。
- 2012-07-13美國牙醫被指對兒童濫用鎮靜劑 已致十余人死亡
- 2012-03-17普京打虎疑造假 老虎提前打鎮靜劑
- 2012-03-10獄方:給扁開輕微鎮靜劑經其同意
- 2011-10-26杰克遜死亡案本周落幕 證人稱杰克遜依賴鎮靜劑
- 2011-10-07杰克遜遺照再曝光 強效鎮靜劑或是最后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