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海南成乞討人員集中地
是什么原因導致7歲殘疾女丐童“父女倆”重返乞討路?福利院是否可以強制收養王菲菲……帶著種種疑問,《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海口市福利院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相關救助管理辦法,只能采取動員、勸說等方式,勸導流浪乞討人員接受救助或者回家,要尊重乞討者本人的意愿。王菲菲的情況應該回到當地民政部門,并由當地民政部門送往福利院等機構。送去福利院之后,她可以享受相關政策,接受疾病治療,以及入學機會。然而周口市民政部門負責人回應稱,他們曾多次勸說王軍不要乞討,并幫助將菲菲送福利院撫養遭拒絕。
就此,海口市救助站副站長陳之聯稱,目前北方已經天寒地凍,氣候溫暖的海南就成為乞討人員的集中地。乞討人員可以分為兩類:流浪乞討和職業乞討人員。7歲殘疾女丐童王菲菲“父女倆”就屬于職業乞討人員,由于他們已將乞討視為職業,因此被送回家之后會再次返回乞討,進而再次找到救助,因此被稱為“重復救助人員”。按照《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規定,并沒有對同一個人重復求助有什么規定,只要主動求助,救助站沒有依據拒絕救助。
“而職業乞討者往往都不會接受救助,否則就阻礙其賺錢了。”陳之聯也坦陳了流浪乞討人員管理的尷尬現實。
海口市救助站提供的數據顯示,從該站救助情況來看,目前職業乞討人員比例占到了30%,這部分人也構成了救助站重復救助人員的絕大部分,尤其在秋冬季節明顯增加。
亟需法律規范破解目前難題
媒體關注、救助站、公安、福利機構等主管部門單位介入、社會愛心人士救助,都無法改變7歲殘疾女童6年來的乞討路。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對此,海南省政協常委章汝先表示,7歲殘疾女童“父女倆”被遣返后又多次重新乞討的現象不足為奇。“如果只是護送乞討者回家,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那么他們極有可能再次走上乞討之路。”章汝先說,這無形之中也造成了國家資源的浪費。
海南律師陳劍認為,目前對于乞討這一塊的立法仍存空白,現行的法律也并沒有禁止乞討這一說法。但是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角度來講,7歲殘疾女丐童是應該得到保護的,不能任由其沿街乞討。
海南律師協會會長廖向琦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在自愿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下,僅靠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說服教育很難遏制乞討現象。對流浪乞討人員,需要社會管理者專業化、精細化地推進管理。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屬于貧困流浪乞討人員,應予以及時救助;而對職業乞討應該予以“嚴管”,并積極勸返;對操縱乞討的行為應當予以打擊,及時解救被操縱者。
- 2012-11-267歲殘疾女丐童闖全國 乞討6年拒進救助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