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20多年來感覺農村家庭教育幾乎為零
www.hxt111.com?2013-02-27 10:10? ?來源:燕趙都市網
我來說兩句
一個人的學習
小侄女在新河縣尋寨鎮東一小學上六年級,每年都會很驕傲地領到一張獎狀??粗紳M墻壁上的獎狀,大哥大嫂有時會心一笑,“孩子知道學,沒有白給她付出。”
為了養家和讓日子過得更舒服,大哥大嫂在侄女很小時就開始外出打工,每年都是農忙時回家收莊稼,農閑時趕緊出去掙錢。
打工忙的時候,他們很少與孩子在一起,遑論與孩子探討學習。清閑的時候,他們對于孩子的學習求助卻感到無能為力,“咱本身就是初中畢業,孩子現在問的問題,咱們都回答不上來。”所以,在小侄女小學6年的學習中,除了在學校與同學一起學習外,來自家庭的教育幾近為零。
大哥大嫂或許是農村新生代父母群體的縮影:他們最大的心愿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愿望甚至比城里家長更為迫切,因為“知識改變命運”的焦迫,促使他們把改變現狀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但同時,他們又不懂得如何實現這個愿望。
更令人憂慮的是,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的教育成了一個更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家”之不存,何談家庭教育?
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憂慮
“每年回家,憂慮便增添一分。”2月26日下午,尉會芳老師這樣說。
尉會芳是邢臺市新華南路小學政教處主任,每逢過年,她都會回到平鄉縣豐州鎮尉莊看望父母。
尉會芳說,春節回農村老家過年,走親訪友期間切實感覺到了農村的變化。鄉親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條件都有了可喜的提高,幾乎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可以說農民們的生活并不比城里差,甚至在有的方面比城里還要滋潤,看上去一派歡樂祥和的幸福景象??墒请S著在家時日的增多,了解逐步深入,自己因職業敏感性使然,越來越感覺到有一種擔憂的因素存在,那就是農村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著嚴重誤區。
相關新聞
- 2013-02-27青島農大海都學院:教師授課實行課程分級計酬
- 2013-02-26沙縣退休教師家中請“春酒” 拉近鄰里距離
- 2013-02-26教師推“最潮”期末考評 答題兌積分回帖能加分
- 2013-02-25高校附近賓館憑學生證可打折 教師呼吁行業規范
- 2013-02-25高校附近賓館憑學生證可打折 教師呼吁行業規范
- 2013-02-25中文教育受重視 獲得聯邦資助培訓教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