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熱點專題> 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 要聞
> 正文
我科學家揭秘人體內硫化氫“保護機制”
www.hxt111.com?2013-04-07 16:06? ?來源:中國科技網
我來說兩句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朱依純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聯合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和生物醫學研究院等,經8年攻關,發現硫化氫“受體”及其分子開關,揭開體內硫化氫“保護作用”如何形成的新機制,對我國研制治療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征新藥有重要意義。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權威期刊《抗氧化與還原信號》上。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由人體內一種特殊的酶催化后產生的硫化氫,是一種有益氣體,如適量產生和“激活”,可有效調節心血管活動、促進缺血區血管新生、保護缺血心肌、調控心肌離子通道,對有效預防心臟病、老年性癡呆、抗炎等有重要作用。然而,硫化氫在人體內是通過何種途徑、何種機制產生如此眾多和重要的“保護”作用,一直是世界醫學界的“難解之謎”。
朱依純率領博士后陶蓓蓓、博士蔡文杰等研究人員,通過篩選體內大量在硫化氫作用下發生變化的信號分子,找到硫化氫的一個“受體”蛋白質VEGFR2,以及控制它的“保險開關”——醫學界至今未知的名叫“Cys1024-Cys1045二硫鍵”的新分子結構,并最終證明硫化氫是憑什么本事打開這一“保險開關”。
受此啟發,課題組還注意到,人體內胰島素受體與VEGFR2受體細胞內部結構相同,進而運用相同方法,首次發現硫化氫也能激活胰島素受體,即“逼迫”胰島素產生增敏作用。這一發現有望提高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工作效率。
以往有關硫化氫的研究,基本圍繞對人體多種臟器“有何保護作用”上,但對其“保護作用”的機制一直沒有搞清楚。復旦大學這一成果,揭示了硫化氫產生生物學效應的普遍原理,將推動相關研究發展。(孫國根 記者王春)
相關新聞
- 2013-04-07日本科學家稱找到“讀夢”方法 準確率60%以上
- 2013-04-04科學家丁肇中團隊發現宇宙中"暗物質"存在的線索
- 2013-04-04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主持暗物質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2013-04-04澳大利亞科學家稱500萬年后男人將絕跡
- 2013-04-03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幫干細胞“隱身”
- 2013-04-03我科學家找到戒毒候選靶標和候選藥物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