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們是托起嫦娥的人
——記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團隊
本報通訊員 岳 苗 本報記者 付毅飛
遠在“廣寒宮”的“嫦娥”和“玉兔”,此時正在月夜中靜靜安睡。不知在睡夢中,它們是否會想起離別故鄉時的情景。
1個多月前,長三乙遙23運載火箭精準地將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送達地月轉移軌道。金牌火箭再次締造傳奇。
在我國火箭大家族中,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三兄弟”享有盛名,被人們并稱為“長三甲”系列。該系列火箭共完成58次發射任務,堪稱我國發射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金牌火箭。尤其在我國月球探測工程中,“三兄弟”輪番上陣,為工程的實施立下汗馬功勞。
輝煌的背后,有一支敢于創新、善于攻堅克難的隊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團隊。這支團隊以博士領銜、碩士為主,平均年齡不足40歲。他們沉穩踏實,敢想善拼,以激情與智慧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題,譜寫了一支支勝利凱歌。
求真務實的金牌文化
在“長三甲”系列火箭設計、生產第一線,常能看見總指揮岑拯和總設計師姜杰的身影。
研制期間,他們與科研人員一起,對疑難問題提想法、出思路;遇到重要事項,他們親自寫報告、改方案,嚴格把控關鍵環節;在發射場,他們與發射隊員一起赴廠房、爬塔架,實時了解裝配過程,及時解決突發問題。他們秉承了龍樂豪、賀祖明等老一輩火箭專家求真務實的文化傳統,以身作則,將其傳遞給后來人。
嫦娥三號任務期間,為確?;鸺l射成功,研制團隊選出178位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組成發射隊,并提出嚴苛的自我要求。以火箭出廠測試為例,通常是進行一至兩輪,開展10到15次總檢查。但這次任務中,發射隊開展了兩輪測試共計35次總檢查,以求更充分地考核所有單機的狀態和質量。任務期間,發射隊本著“嚴格按照流程、精心操作”等六大原則,嚴格遵守不帶問題轉場、不帶疑點加注、不帶隱患上天工作要求,高效高質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再次以金牌隊伍的“嚴、慎、細、實”,保證了金牌火箭的高精品質。
- 2014-01-07昆侖天元潤滑油 領先科技造就卓越汽機油產品
- 2014-01-06泥土地里的青春科技夢
- 2014-01-06建陽:科技“引擎”推動產業升級
- 2014-01-06福廈獲批建設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