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的創新理念
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入軌極為精準,可謂十環中的十環,如此精度在國際航天界也屬罕見,令多位專家表示“超乎想象”。這正是源于“長三甲”研制團隊多年來不斷挑戰自我、精益求精的創新理念。
面對型號任務變化和技術發展帶來的多型號研制并重、研制和生產并舉、生產和發射并進等挑戰,該團隊對運載型號的科研生產組織管理和質量管理模式進行了創新,從設計、生產、驗收到發射,形成了適應高密度發射的一系列組織管理方式,依托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實現了高效運作,贏得了時間、資源和效益,引領了火箭技術管理的發展。
為滿足嫦娥三號的發射要求,該團隊對執行任務的長三乙改進型火箭開展了多項技術創新。相比嫦娥二號任務,本次任務實現發射窗口由少變多,確定了三天的窗口期,共設計6個發射窗口;采用雙激光慣組加衛星導航修正的復合制導技術,使入軌精度提高三倍以上;創新設計了有效載荷支架及星箭接口鎖緊裝置,增強了嫦娥三號的安全性。同時,火箭可靠性從0.938提升至0.943,運載能力增加30公斤,并采用遙測圖像實時傳輸技術,使飛行全程能實現“現場直播”。此外,本次任務還開展了地面設備冗余改進等大量技術改進工作。這些技術創新,不但確保發射任務出色完成,更使我國火箭技術邁上了新的臺階。
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
周天帥是“長三甲”研制團隊中的軌道設計負責人。嫦娥三號發射任務中,他持續工作,出色完成了六條軌道的龐大計算與設計量,最終因操勞過度住進醫院。作為我國金牌火箭締造者,該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著高度責任感,背負著沉重的工作壓力。
2007年“長三甲”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一號,2010年長三丙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二號,再到2013年嫦娥三號發射成功,“長三甲”研制團隊始終堅守。此外,近幾年他們還完成了北斗導航系統衛星發射等30多次任務,每次任務僅在發射基地就要工作一個月以上。他們無數次將節日置之度外,長期離開親人和朋友,時刻將工作放在首位,確保一次次任務的順利實施。正是這樣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成就了一次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不斷鑄就著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
- 2014-01-07昆侖天元潤滑油 領先科技造就卓越汽機油產品
- 2014-01-06泥土地里的青春科技夢
- 2014-01-06建陽:科技“引擎”推動產業升級
- 2014-01-06福廈獲批建設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