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吳軍華 通訊員 朱元豐
田鑫比喻自己的團隊成員基本都是“三無90后”女大學生:“沒經驗,沒資金,沒人脈”,有的就是一股為理想敢于打拼的勁兒。
就是憑著這股勁兒,田鑫和她的團隊解決了讓物流業頭疼的“最后一公里”問題。2012年9月,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的田鑫和3個小伙伴成立了福州友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藍牙防盜系統和虛擬在線運動項目,但因啟動資金過高,果斷放棄了這款產品,開始尋找新的項目。在充分調研市場后,她觀察到同齡的年輕人都喜歡網購,但是物品送達的體驗并不好,不能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取包裹,于是轉而研發一款可以解決快遞收件難問題的產品。
2013年3月,憑借“存的是包裹,取的是自由”的研發理念,福州友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臺智能快遞終端——郵寶智能快件箱在福建省交通廳落戶。田鑫說,她們的第一臺產品誕生前的那天晚上,團隊8個人為了趕工全在辦公室熬夜,電路板是自己一個個設計畫出來的,連接點全部是手工焊接,失敗了就繼續畫、繼續焊接,直到成功。
一個鐵柜子真能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看到記者好奇的目光,田鑫在辦公室親自演示了郵寶智能快件箱的用法:快遞員將快件送達放在社區或者單位的郵寶智能快件箱后,只需根據包裹大小將其存入合適的鐵柜中,系統便自動向收件人手機發送一條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密碼,收件人可以在方便時到柜前輸入密碼即可取出快件。一存一取不經過第三方,解決了傳統快遞在“最后一公里”的種種弊端。
郵寶智能快件箱解決了快遞“最后一公里”難題,但產品生產出來了,市場并不了解,面臨推廣宣傳的問題。“是婦聯幫助我解決了創業‘最后一公里’難題。”田鑫表示,“三無90后”女大學生“囊中羞澀”,正當自己為拿不出錢來做有力度的推廣宣傳而犯愁時,福州市婦聯發展部部長張立湘主動上門排憂解難,幫助她們聯系福建省婦聯,擠入海峽兩岸最大的展會之一——今年6月18日開幕的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的巾幗館,得到福建省婦聯領導的贊譽,并當場定了兩個郵寶智能快件箱。
除為田鑫公司的產品爭取到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外,福州市婦聯還為她本人爭取到了嶄露頭角的機會。福州市婦聯在今年主辦的“女大學生創業之星”評選表彰活動上,將她評為福州市“十佳女大學生創業之星”,并在主流媒體和網絡平臺上廣為宣傳,極大提高了田鑫和福州友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知名度,一時間訂單大增。
外部宣傳重要,內部管理和營銷也不能忽視。7月份,福州市婦聯針對女大學生創業管理環節不足等問題,聯合其他部門組織了一批像田鑫這樣的創業女大學生參加“團隊領導力公益培訓”,以提高這些創業新人的管理能力;福州市婦聯還為田鑫牽線搭橋對接福建省易郵社區服務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與客戶。
“婦聯對我的幫助有直接受益的,也有間接受益的。”田鑫透露,由于被婦聯評選為“十佳女大學生創業之星”,她受邀參加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座談會,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在座談會上與她面對面交談,充分肯定和支持女大學生創業高新技術項目,鼓勵她再創佳績。
對于未來,田鑫充滿信心。她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出現很多仿冒產品,但在婦聯的幫扶和激勵下,目前公司正在研發第三代產品,增加了一些支付功能,也已經和銀聯等單位進行了合作。公司在福州已有40多個網點設立了郵寶智能快件箱,已與郵政EMS等快遞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