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工業4.0”的實現,德國機械及制造商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與新媒體協會、德國電子電氣制造商協會合作設立了“工業4.0平臺”。2013年4月,德國工程院向德國政府提交了工業4.0工作組的最終報告——《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這份報告明確提出了德國向工業4.0轉變需要采取雙重策略,即德國要成為智能制造技術的主要供應商和CPS技術及產品的領先市場。”劉潤生說。 “所謂CPS,是Cyber-Physical Systems的縮寫,意為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也是實現工業4.0最核心的技術,它是把計算與通信深深地嵌入實物過程、與實物過程密切互動,從而給實物系統添加新的能力。”劉潤生說,“基于這項技術,生產和服務方式將得到進一步‘進化’,通過傳感網,虛擬空間的高級計算能力將與現實世界緊密相連,從而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采集并分析與設計、開發、生產有關的所有數據,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產系統——這就是工業4.0時代下的智能工廠。” 不過,CPS技術并非只受到德國人的青睞,據劉潤生介紹,美國早在2006年2月發布的《美國競爭力計劃》就將CPS列為重要的研究項目,而近年來CPS一直是美國政府先進制造領域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發重點。“企業方面,美國工業巨頭通用電氣公司力推其所謂的‘工業互聯網’,其實質也是注重數字網絡世界與機器世界的深度融合。該公司于2012年還發布報告《工業互聯網:突破智慧和機器的界限》,大舉開展概念和品牌營銷攻勢。”劉潤生說,“而今年3月,AT&T、思科、通用電氣、IBM和英特爾五家業界巨頭還創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目前其成員已經發展到了90個。” “生產率增長的時代遠未過去。”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Jeff Immelt)如是評價日益升溫的智能生產時代,“所有工業公司都不再等同于‘大鐵箱’,嶄新的制造方式將緊緊圍繞著我們的產品,數據和軟件相連,實時做出分析與判斷。工業正在前進,這絕不是什么遙遠的未來,這已經是今日的現實。” 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真的可以使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這聽上去足以讓工業4.0值得期待。劉潤生說:“它不僅為制造業提供了巨大機遇,還為工業流程和工業服務創造了新機遇;而工業4.0的概念從傳統的制造強國——德國起步,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進一步強化了‘德國制造’這個品牌。” “不過,工業4.0最深層的內涵依然在于對未來制造領域的深遠影響,我們必須深刻地理解和抓牢信息技術對工業轉型的巨大變革力量,實體物理世界和虛擬網絡世界的廣泛深度融合無疑是未來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劉潤生說。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
- 2014-12-10莆田市科技局開通“反腐倡廉”專欄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 2014-12-10福建外經貿學院:科技助力學校安全管理
- 2014-12-10怎么說怎么做 宸鴻科技掌門人自曝成功秘訣
- 2014-12-09先健科技公司終止與大股東合建深圳南山項目
- 2014-12-09匯源果汁引進領先科技 倡導健康生活
- 2014-12-09京臺科技論壇助推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