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飽會“撐”出14類病 俗話說:“少吃飯一口,能活九十九,多吃一口飯,身體受損害。”醫學研究認為,長期連續飽食不利于人體健康,而且會使人未老先衰,縮短壽命,并會誘發多種疾病,特別是對女性和兒童的不利影響更大。 1.肥胖: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余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無數科學研究證實,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腦血栓、痛風、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帶來的并發癥,可能達到上百種,非常可怕。”洪昭光說。 2.胃病: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胃始終處于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胃部炎癥出現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3.腸道疾病:長期吃得太多太好,腸道負荷過重,會引起消化不良。臺灣科學家發現,脂肪堵塞在腸道里,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且食物在腸道內腐敗變質,會刺激腸壁,引起腸管擴張,功能衰退,還可能并發結腸癌。 4.心肌梗塞:中國醫師協會心臟內科醫師會員、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孟慶智介紹,飽餐極易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飽餐后,我們的機體為充分消化和稀釋各種營養物質,人體代謝需氧量會大大增加,也使心臟負荷水平大幅度增加,另外由于血流速度緩慢,易造成血小板聚集至血栓形成,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另一方面因過飽使胃膨脹,橫膈上移,進一步影響心臟功能,同時還可以引起胃冠狀反射,使冠狀動脈收縮,血供減少,心肌進一步缺血缺氧而加重心功能不全。更有甚者,因飽餐后迷走神經興奮而致竇房結節律性減低,可引起心臟驟停。 此外,如果在飽餐后沐浴危險性就更大了。因為入浴后全身小血管擴張,使心臟和腦部更加缺血缺氧,極易發生猝死。 5.疲勞: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6.癌癥:日本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