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女性創業系列報道之三
找準角色定位 突破傳統性別障礙 “根據我的觀察,在我的MBA學生中間,創業女性能夠占到30%以上,女性和男性無論在創業的意愿和動力上,還是在最終的成果上,女性的指標要稍微低一點。”龔炎對本報記者說,“比較可喜的是這種差距正在縮小。” 說到這其中的原因,龔炎說,對絕大多數女性創業者來說,要兼顧事業和家庭,兼顧社會角色和創業角色。很多女性創業者背后會犧牲很多東西,對家庭生活、對作為母親的角色以及作為伴侶的角色,實際上要作出很多妥協。 “男性大多數以事業為重,女性就不太一樣,因為社會評判一個女性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她是否有好的家庭,如果家庭不圓滿,也不被認為是人生的贏家。”吳靜說。 “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適合創業,就像不是所有女性都適合穿非常優雅的服裝一樣。”吳靜建議,女性在創業之前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是要做CEO(首席執行官)還是CMO(首席市場官),把自己的強項和優勢發揮到極致,當然也要做好付出艱辛勞動的心理準備。 創辦GirlUp美女創業工場是吳靜第二次創業。之前,她曾在《ELLE》雜志與著名的國際傳播公司工作過,3年前開始創業,與人合伙創辦了春光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吳靜接觸到了很多女性創業者。她發現,女性有被保護、被傾聽的需要,女性相比男性更需要“圈子”。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創業做得挺好,突然有一天情緒就很低迷,告訴我說要去西藏3個月。問她原因,她說失戀了。我問那企業怎么辦,她說就先放那兒吧。”在吳靜看來,女性創業有自身明顯的優勢,但其劣勢在于做事偏感性,在戰略層面的理性思考和目標定制上,與男性相比稍顯弱勢。 《創業邦》雜志的創始人、CEO兼出版人南立新也經常接觸很多創業的女性,因此對女性創業者有比較近距離的觀察。她在不久前的一次“云界女性高峰論壇”上也表示,女性創業者擴張性不夠,相對比較保守,不太容易像男性一樣進行大刀闊斧的市場擴張。其次就是對市場變化不夠敏感,經常盯著一塊市場一直做,因此會錯過一些比較好的商機。 而GirlUp美女創業工場這種具有社群屬性創業平臺,正是為了幫助女性創業者克服自身劣勢給創業帶來的阻礙。 “通過宣揚我們的價值觀和對女性的理解產生群體效應,我們吸引大量創業女性,讓她們在這里覺得不孤獨。在這里,她們接觸到許多和自己一樣有夢想的創業者,讓她們找到更多存在感,更加自信、獨立。”吳靜說。除了精神上的陪伴,GirlUp也為創業女性提供資源上的共享,使企業得到更大的資源擴充。 讓吳靜自豪的是,如今,GirlUp創業平臺已經擴展到北京之外的3個城市,她相信,更多的女性將在GirlUp這一“銀河系最性感的孵化器”上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
- 2015-04-29“自由平等”的互聯網需要女“創客”
——“互聯網+”與女性創業系列報道之一 - 2015-04-22廣東深圳新區國際生物谷吸引海歸“創客”
- 2015-04-17福大辦創客文化宣講會 為大學生細說“創客”
- 2015-04-16創業有人幫創客空間成貴人 國內首款騎行社交軟件誕生
- 2015-04-16仙游縣地稅局為“創客”搭上稅收直通車“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