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永定區婦聯大力推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協調區衛計局、計生協會、教育局、區團委等單位群策群力,齊抓共管,通過安全,成才,親情、助學、健康等五項工程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生活質量,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安全工程。暑期是農村留守兒童安全事故多發期,為減少安全事故發生,該區多措并舉,強化留守兒童安全保障。一方面加強安全知識普及工作。今年6月底,組織由教師、大學生、政法干警、綜治干部等志愿者隊伍深入鄉村開設“假日安全課堂”,講授交通、用電、防騙、防溺等安全常識,增強留守兒童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孩子自救能力。另一方面以防溺工作為重點,各鄉鎮關工委組織由退休老教師、老黨員、老退役軍人、老模范等組成的安全巡查隊,每天在重點河段開展不定時的巡查,制止私自下河的留守兒童游野泳,減少溺水事件的發生,保證孩子假日安全。今年暑期,我區舉辦“假日安全講堂”50余場,5000余名農村留守兒童接受安全培訓,全區無發生一起留守兒童溺水事件,安全事故比往年下降了30%。
才藝工程。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假期空余時間多,無處學習才藝的狀況。今年暑期,區教育局、團區委、計生協會開展了以“繽紛夏日·溫暖家園”為主題的關愛留守兒童系列行動。一是國學經典進鄉村。團區委聯合志愿者深入鄉村開展“國學經典進鄉村”活動。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學習書法、文藝匯演等形式把村中留守兒童聚集起來,讓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增長國學知識,培養動手能力,豐富暑期生活。 二是“擔當者行動”。來自全國6所大學的10名“擔當者行動”志愿者到永定歧嶺鄉中心學校,為大山里的孩子們開設演講與寫作、科學探秘、音樂與舞蹈、美術與手工等課程,讓孩子們學會快樂閱讀和學習。該校100余名同學參加活動。三是“助孤行動”。由衛計局、團區委聯合組織6位獨生子女孤兒前往閩西學院,參加大學生活體驗活動,他們與大學里的哥哥姐姐們一起活動、一起學習,感受大學校園文化,幫助他們樹立人生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此外,許多鄉鎮也結合自身條件開設免費“假日才藝課堂”,內容有講故事、下象棋、跳舞、踢毽子、練書法等。組織農村留守兒童在樂中學,學中樂,增長才藝,發展特長。
親情工程。農村留守孩子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內心渴望被關愛,希望得到親情交流。區婦委會、總工會、關工委等選派志愿者,以“愛心媽媽”、“知心哥哥姐姐”的身份深入到各鄉鎮與貧困留守兒童牽手結對。今年以來,共有150余位志愿者與農村留守兒童結成對子。他們每月定期到結對留守兒童家中走訪、到學校看望,了解他們的生活及學業情況,為留守兒童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難,為遠離父母的孩子們帶來溫暖、送去歡樂,讓她們感受社會關愛。
助學工程。由區教育局建立農村貧困兒童檔案,區直單位及各民間團體籌集資金,共同打造資助農村留守兒童網絡,各單位、各團體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建立幫扶留守兒童工作機制,全方位,多層面,資助農村貧困留守兒童,確保農村貧困兒童受助全覆蓋。如:區婦聯開展“春蕾助學”行動,對貧困女童給予每人300-1000元的資助;區衛計局出臺農村貧困女生獎學金制度,對考取高等院校的貧困女生每人給予一次性助學金3000元;區慈善總會對各類貧困孩子給予300-2000元不等的資助。此外,各鄉村、各姓氏也設立獎學、助學基金,對農村貧困孩子進行資助,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據不完成統計,今年該區共籌集資金350余萬元,資助農村留守兒童8千余人次。
健康工程。今年6月,由衛計局牽頭,聯合區教育局、婦聯共同實施“青少年健康促進計劃”。根據各中小學、幼兒園學生體檢結果,以提高農村兒童健康水平為目標,研究制訂工作方案。結合衛生計生大講堂活動,對農村中小學生開展健康知識教育。依照已建立的農村貧困留守兒童檔案,派出聯婦、計生協會干部走村入戶慰問貧困留守兒童,有針對性地為貧困留守兒童送去奶粉、植物油等,改善孩子營養結構,增強孩子身體體質,呵護他們健康成長。據了解,截至今年7月,共為190余位留守孩子送去奶粉500罐,植物油1000桶。
永定區婦聯 溫金英
2015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