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發布。 新聞回放:2015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發布會。這是首次以國務院名義發布的營養與慢性病報告,標志著國民健康、營養問題已經上升為國家最高層面部門的工作內容。 記者點評: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慢性病成為我國居民死亡主因,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可以說,慢性病防治已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國家最高層面部門對慢性病狀況的重視,相關醫療監測和防治措施的逐漸實施,可讓百姓盡量做到預防為主,治未病,少得病。 8.《6月齡內嬰兒母乳喂養指南》和《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發布。 新聞回放:2015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這兩部“喂養指南”,為新手媽媽做了最專業、最權威的指導,為寶寶做了最科學的營養計劃。 記者點評:兩部“喂養指南”的發布,可以說是對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們最好的支持。按照“喂養指南”的指導:“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應是母乳,并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嬰兒6月齡起可繼續母乳喂養,但須添加輔食。輔食添加先從含鐵泥糊狀食物開始”、“順應嬰幼兒需要喂養,鼓勵但不強迫寶寶進食”,今后,媽媽們會更加“心里有數”地科學喂養孩子,打好寶寶2周歲之前生命最初1000天的健康基礎,減輕和降低孩子成年后各種慢性病的發病概率。 9.保健食品注冊實行雙軌制。 新聞回放:2015年10月,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了保健食品的申報將采用注冊和備案“雙軌制”管理,打破了之前全部采用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受理注冊的管理辦法。 記者點評:一直以來,我國對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說明書以及保健食品的審批制度弱化了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造成了“重前置審批,輕后市監管”的現象。在新版食品安全法中首次提出了“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概念,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包括原料名稱、用量及其對應的功效。按照新法規定,保健食品屬于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外的,采取注冊制,由國家食藥總局受理;屬于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內的,采取備案制,由省一級國家食藥監局受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注冊制與備案制雙軌并行的方法更適合國內市場實際情況。備案制下監管部門不進行審核,企業只提交資料,企業將承擔上市后可能存在的下架、召回等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