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子,也愛兒子的戰友們。春節到了,為了讓兒子和戰友們過個快樂的春節,她給兒子寄去家鄉的土特產,花生、爆米花等,讓兒子分給他的戰友們。戰友們吃著彭巧云寄去的土特產,心里想著在光澤縣還有一位關心他們的兵媽媽,戰友們后來見到她都親切的叫她媽媽,至今還有好些兒子的戰友到家中看望她都親切地叫她媽媽。 樂于助人。左鄰左舍,有什么事都愿意請她幫忙。嚴婆橋的村民基本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不多,每當過年時就會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識,發揮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的優勢,給鄰居們寫春聯。無論誰家中有紅白喜事更是少不了她,忙前忙后安排各項事宜,直到事情辦完為止。 熱情、善良感染著周圍的鄉鄰,誰家有困難她都主動去幫忙,有時鄰居之間鬧矛盾,她都出面調解,鄉親們覺得她為人善良、誠實,都愿意接受她的建議,對她的話也十分信服。對于村里的工作,彭巧云表現的也十分積極,以前村里的公糧任務她家總是第一個完成,村里考慮到她家是軍屬,總想給予額外的照顧,她總是委婉地拒絕,并且說:“就因為我家是軍屬,才應該凡是跑在前頭,為群眾做榜樣啊”! 公益之心支持著家鄉的建設。嚴婆橋是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原來屬于三不管地帶,各個村莊有電話、有水泥路,而嚴婆橋卻遲遲沒有。她就叮囑在家務農的二兒子去各個部門申請,功夫不負有心人,各家各戶電話終于有了,于是又多方呼吁,請求解決公路問題,政府同意修建,但缺少資金。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則動員兒、女們全力以赴共同籌措資金,于04年底順利修建完成,還鼓動兒子們多方籌資給村里安上了路燈,方便了村民們晚上串門。現在,彭巧云雖然已年過杖朝之年,仍積極響應上級的新農村建設的號召,時刻不忘帶頭搞好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家里拾掇的干干凈凈。 博愛之心影響著子女,影響著鄰里,影響著整個嚴婆橋農場,使得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為部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軍人,大部分人家都是光榮軍屬,使得嚴婆橋農場堪稱向部隊輸送軍人的優秀村。 如今年事以高,年老多病,歷經滄桑(老年喪女、喪子),行走不便,足不出戶的留守老人,從來沒有向政府提出任何申請幫助。她熱心公益事業,不管哪里發生了災難,她都自愿捐款,自愿捐物以表達一名母親的一點心意。 |
- 2016-02-25姚永權、姚素琴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黃玉森、楊麗娥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林林、林鈴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陳德友、曾素聘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翁錦烽、呂萍家庭事跡材料
- 2016-02-25鐘東波、吳淑賢家庭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