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歲男孩后背突起,需及時治療。
早報訊 (記者 許奕梅 王盼琛文/圖)9歲的柯煌煒是晉江新塘街道南塘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因為在班里個子最矮,他被安排坐在教室第一排。
在他的衣服里,藏著一個小秘密。在他后背靠近左肩的地方,有一個成人手掌大的突起,那是因為他患有先天性脊柱后突,脊柱向后方彎曲畸形而形成的。而因為這個突起,小煒從小都無法平躺著睡覺,會“壓著疼”。
更糟糕的是,脊柱的畸形不僅讓他長不高,更可能導致他今后下半身癱瘓,男孩的人生可能因此而變得灰暗。
醫療費幾十萬 家貧無力承擔
小煒的爸爸柯先生說,小煒4個月大時,后背開始長出黃豆大的突起,輕輕按壓,孩子就會疼得哭鬧。
“他一直都只能側身睡覺,平躺一壓到就會疼?!笨孪壬f,小煒后背上的突起現在已有成人手掌般大。
讓父親苦惱的是,小煒的身高始終長得比同齡孩子慢。小煒現在的身高是1.18米,而他身邊的同齡孩子大多有1.3米以上。
“小時候帶他去醫院看過,但家里實在沒錢給他醫治?!笨孪壬f,醫生告知要去外地治療,并且治療費要幾十萬元,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無力醫治只能拖到現在。
柯先生一家還住在一幢百年古厝里,10多年前后墻倒了,柯先生的姐姐就出錢在屋后補蓋起兩層讓一家人居住。
柯先生現在給人送貨,妻子體弱多病無法工作。小煒體質弱,經常要看病吃藥。為維持家庭開支,柯先生70歲的父親現在還去給人當建筑小工,60歲的母親做家庭保姆。
一家人的生活勉強維持,無力再給孩子醫治。
再不治療可能癱瘓 愛心人士上門關心
近日,泉州市慈善一家親助困協會會長王榮雙了解到小煒一家的情況后,和多名協會成員、塘市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一起到他們家慰問。
隨后協會幫忙聯系了泉州市正骨醫院小兒骨科副主任醫師王建嗣。據他診斷,小煒患的是先天性脊柱后突,已壓迫到脊髓,因此小煒現在的大小便控制得不是很好。而因為他的脊柱彎曲畸形,才導致他后背上有這么一個突起。
“如果他腰能挺起來,可能可以多長高七八厘米。”王建嗣建議,小煒最好能盡快到北京兒童醫院做手術,否則再拖下去,孩子的心肺功能都會受影響,更嚴重的還會導致下半身癱瘓。
王建嗣表示,手術包括后續治療需要25萬到30萬元的費用。泉州市慈善一家親助困協會常務理事鄭報急表示,協會目前已在召集一些志愿者、愛心人士一起關心這個孩子,幫忙籌集醫療費用,盡快讓孩子北上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