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恩爺爺和洪少珍奶奶手捧”鉆石婚證書,認真閱讀內容。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東南網6月29日訊(本網記者李霖)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他們用超過半個世紀的相伴,演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6月29日下午,來自廈門市集美區僑英街道的72對夫婦齊聚一堂,慶祝金婚、鉆石婚。
此次活動以“老有所樂,同慶愛的紀念日——‘紅色動力’助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主題,由集美區民政局、區文化和旅游局指導,集美區僑英街道辦事處、鳳林美社區、葉厝社區、樂海社區、東安社區主辦。
72對夫婦現場秀恩愛 最長婚齡69年
據悉,此次參與活動的72對夫婦來自僑英街道鳳林美社區、葉厝社區、樂海社區、東安社區,他們之中婚齡最短的為50周年,最長的已達69周年。爺爺們雖大多已年過古稀,但精神矍鑠、神采奕奕;歲月染白了奶奶們的頭發、蒼老了她們的容顏,也增添了別樣的風韻。共飲“交杯酒”,甚至單膝跪地獻花、送戒指……現場,72對夫婦集體秀恩愛,場面既溫馨又感人。
其中,94歲的吳宗恩爺爺和93歲的洪少珍奶奶是現場婚齡最長的夫婦。風雨同舟,他們攜手69載,共譜愛情華章,營造和諧家庭,他們有什么秘訣?“我們當時非常困難,她太辛苦了。就記住這個就行了。”吳爺爺簡單的話語中滿懷溫情。
據了解,吳爺爺是廣西大學教授,洪奶奶是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早年的奔波與辛勞讓他們的愛情和婚姻愈加堅固。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他們培養了4位優秀的子女。大女兒吳洪是集美大學教授,她表示,父母注重言傳身教,認真做事、做人、教育子女。
爺爺奶奶共飲交杯酒,難掩甜蜜笑容。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三社聯動 爭當老年人的貼心“小棉襖”
文娛匯演、便民服務、互動體驗……為了能讓參加慶典的老人及其親友能盡興而歸,此次活動不僅有志愿服務隊伍帶來的文藝表演,還有非遺節目展演、移風易俗宣傳、助老成果展示、敬老護老宣傳、醫療義診等。
據樂海社區助老員李瑩瑩介紹,除了提供緊急施救、保健康復、養老咨詢、陪診送藥、家政服務等為老服務,助老員更注重用心、用情與老人溝通交流,了解老人內在需求,讓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據悉,此次參與演出的不少志愿隊伍就是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孵化、建設起來的。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活動不僅為僑英街道居民提供“老有所樂”的一個舞臺,也是“三社聯動”的一次成果展示。以社區為依托,以助老員的社工服務為支撐,以社會組織的協助為載體,僑英街道“三社聯動”共享資源、分工合作,實現黨員志愿服務、居民志愿服務激活助老活動,提升社區老年居民及其家庭的幸福感,為轄區老人打造“老有所樂”的居家養老樂園,推動機構、社區和居家三種方式的融合發展,爭當老年人的貼心“小棉襖”。
送上鮮花,深情對望。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一位爺爺單膝跪地為奶奶獻花,現場氣氛歡樂又溫馨。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活動現場,金婚、鉆石婚老人與家屬齊聚一堂。 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