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們身著大紅禮服,手牽紅繩走上紅毯(鄭文典/攝) 東南網漳州1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陳惠華/文 馬伊驊/圖)“良辰吉時已到,有請各位新人,入喜堂咯!”隨著一聲吆喝,在一對花童帶領下,8對新人身穿大紅色禮服,手牽紅繩,新娘頭蓋紅紗布,緩緩走上紅毯。昨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式集體婚禮在漳州古城府埕上演,重現了閩南婚俗的熱鬧場景。 新領證的新婚夫妻共同宣讀結婚誓詞 “‘薌’愛相守,‘城’諾一生”薌城區集體婚禮由共青團漳州市委、漳州市薌城區民政局、薌城區婦聯主辦,當天適逢“雙11”,共有8對新婚夫妻、2對金婚、1對鉆石婚夫妻共同參加了這場閩南傳統婚禮儀式。 昨天下午,薌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一片熱鬧喜慶,新人們在親友的見證下,宣讀了結婚誓詞,互道相守一生的承諾,主辦單位的相關領導為8對新人現場頒發了結婚證。 婚禮儀式上,新郎拿著秤桿,挑起新娘的紅蓋頭 3點整,吉時已到。一對對新人走上紅毯,新娘依次“邁火盆”,寓意好日子紅紅火火,“跨馬鞍”,寓意幸福路上平平安安。到達舞臺后,新郎新娘行古老的“拜天地”儀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隨后,新郎們拿著秤桿,給新娘挑紅蓋頭。“一挑看唇,唇紅齒白透體香;二挑看眼,眼花繚亂雙飛燕;三挑看眉,眉飛色舞白發齊眉!”新娘們的紅蓋頭被掀起,露出新娘們嬌羞的容顏,新郎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 新人執喜剪剪下對方一縷頭發,寓意結發夫妻永結同好(鄭文典 /攝) 最后是“結發禮”,新人們執喜剪剪下彼此的一縷頭發,用紅繩綁起來,放入錦囊,寓意結發夫妻,永結同心。新婚夫妻共飲交杯酒后,主持人一聲“禮成!”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谷豫東及其夫人楊小云也來到現場,作為證婚人為新人們送上誠摯的祝福。 儀式后,11對夫妻共同放飛代表幸福愛情的紅氣球 8對新婚夫妻中,有曾參加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有長期耕耘在三尺講臺的老師,有常年奮斗在基層的工作者,有馳騁商界的創業者。新人鄭藝森和郭晶晶都在漳州古城管理處工作,“我們倆邂逅在古城,相戀在古城,婚禮也在古城,覺得特別有儀式感,特別有意義,千年古城就是我們愛情的見證。”婚禮后,郭晶晶甜蜜地說道。 “雙11”當天,薌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共迎來59對新人登記領證 在中國傳統歷法中,當天是宜結婚、領證、訂婚的“好日子”,也恰逢“雙十一”和“光棍節”,薌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也特別熱鬧,據統計,薌城區當天共59對新人登記領證,比平時多了近5倍。 薌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集體婚禮秉承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喜事新辦,攜手文明新人的理念,結合傳統中式婚禮和漳州婚俗文化,讓新人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新中式婚禮,提升新人結婚儀式感。同時也倡導青年人傳承文明,儉以養德,營造移風易俗、健康向上的文明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