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見證
> 正文
一張風趣的邀請函:"請到福山福水福建來"
一張綠色名片
“經濟要發展,環境得污染”。發展與環境,在一些地方似乎是勢不兩立的。但地處沿海的福建,始終堅持實實在在的科學發展觀,使這對“矛盾”得到很好的解決。
2002年至今,全省經濟總量增長率年均超過10%,財政收入增長率年均超過20%。而在去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評價結果表明,福建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率總體水平列居全國第一。同時,我省的森林覆蓋率也從61%增至62.96%,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另據近日發布的2007年環境狀況公報,去年,我省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實現雙下降,水、大氣和生態環境質量,繼續名列全國前茅。
研究者一般認為,一個地區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階段,是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的時期,但也是人口、資源、環境等矛盾突出的時期,環境勢將遭受嚴重破壞。福建之所以能形成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局面,得益于各類生態環境建設的規劃與實施———全國第一批推進“生態省”建設;率先開展“餐桌污染”、“白色污染”整治;率先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使林農種樹的積極性高漲;扶持生態公益林發展,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閩山蒼蒼,閩水泱泱,海西后發優勢未可限量。福建,不僅正邁著穩健的發展步伐,還把綠色生態打造成了海西獻給世界的最美名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