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創新 金融先行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七個方面工作中,“創新體制機制,先行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繼續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外開放的先行作用”寓意最深。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教授柯原認為,根據新近簽署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海西經濟區“先行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將極有可能來自金融領域,這既符合兩岸產業合作的需要,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之路。
柯原認為,根據《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有關內容,兩岸金融領域的合作有望在銀行業、證券及期貨業、保險業全面展開。兩岸金融機構的準入及開展業務等事宜極有可能在海西經濟區先行試點,此后再向全國推行。
在資本市場層面,柯原建議以產業基金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為兩岸資本市場合作先行的突破口,并制定兩岸資本市場先行的總體目標、步驟以及相應的對策。
柯原認為,閩臺資本市場合作先行先試應當兩條腿走路,產業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并行發展。以政府為主導發展福建省與臺灣地區合作的產業基金,其投資方向可以是兩岸準備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同時大力發展福建省與臺灣地區民間合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并將現有的海西聯合產權交易市場適時擴大為海峽聯合產權交易市場,為兩岸合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拓寬推出渠道。
柯原認為,兩岸資本市場合作先行先試的總體目標為:以設立海峽產業基金、大力發展兩岸民間合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完善三板交易市場與福建產權交易中心的無縫對接為突破口,建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
“海西區”建設號角吹響海西概念股將順勢崛起
分析人士認為,在政策面的支持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在二級市場上也將催生新的投資機會。
“海西”建設提速意義重大
海西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臺灣海峽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廣東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個經濟區銜接。截至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包括福建九市;浙江溫州、麗水、衢州;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梅州、潮州、汕頭。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億東指出,《意見》的通過使得中央支持海西發展的決策部署具體化和系統化,目前已有50多個中央部委和央屬企事業單位與福建省政府簽署了支持海西經濟區發展的合作協議或會議紀要,從規劃布局、項目建設、口岸通關、金融服務、財政稅收等方面支持和促進海西發展。同時,政策支持也有利于福建經濟的發展,推動跨區域合作。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另外,“海西區”建設的提速,也必將為兩岸經濟的優勢互補、共同繁榮提供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在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和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海西區”建設的提速,不僅將為臺灣經濟提供強勁的動力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于推動祖國大陸沿海地區形成完整的經濟產業鏈條也具有極其現實的意義。張億東特別指出,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區劃,是具有地緣經濟利益的區域經濟共同體,是擔負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歷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經濟綜合體。
- 2009-05-05國務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西《意見》在我省干群中激起熱烈反響
- 2009-05-05海西歷程
- 2009-05-05中央力挺海西建設大提速
- 2009-05-05國家部委和央企力促海峽西岸經濟區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