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桌子整齊排列,鋪著潔白的桌布。桌子的這邊是臺灣的制造裝備業者,另一邊是福建的業者。
18日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裝備制造業項目對接洽談會,來自臺灣150位業內專家、協會負責人和企業家,與福建的裝備制造業者熱烈洽談,積極對接,碰撞出一朵朵激情的火花。
場景一:閩臺裝備制造業大規模對接正當其時
會議茶歇時,“老記”們傾巢而出,省經貿委和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負責人馬上被話筒、錄音筆、速記本所包圍。通過記者們的采訪連線,他們進行了一次對話。
省經貿委負責人:裝備制造業是福建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已形成工程機械、汽車、電機電器、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等一批優勢特色產業和產品。
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顧問邱桂霖:2年前我們來參加首屆洽談會時,提出了福建要提高鑄造、鍛造、熱處理等配套能力。這次來我發現這些建議得到了重視,福建的配套能力提高了不少。福建土地、人力資源充足,這是臺灣裝備制造業發展所需要的。
省經貿委負責人:福建發展裝備制造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去年福建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2000億元,其中需要機械裝備600億至800億元。福建優勢的紡織、服裝、鞋革、食品、建材等產業正面臨產業提升和技術改造,需要大量先進的設備。2007年福建進口機電產品127億美元。
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王正青:閩臺之間在輕工業、紡織、制鞋、食品、包裝、建材等產業的裝備制造合作上很有潛力,福建的汽車產業也需要配套的加工機械。與大陸其他地方相比,福建對臺灣具有地域接近、交通便利、通關成本低的優勢。我們希望大陸方面出臺扶持福建對接臺灣裝備制造業的具體政策措施。
省經貿委負責人:國務院剛剛通過的《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鼓勵建立與臺灣產業配套的以及大陸臺資企業所需的零部件、原輔材料中心”。省政府也出臺了《關于加快我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閩臺裝備制造業大規模對接正當其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