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科學發展再創輝煌
“當初來投資完全是沖著這里良好的氣候和水質,后來才知道這個地方歷史上很了不起。”在古田大道邊距會址僅2公里的蘭花圃里,37歲的臺灣南投農民王冠力說,“現在有臺灣朋友來,我都會帶他們去參觀會址。”
2000年,王冠力同父親王永森到古田創辦中興蘭業科技有限公司,迄今已投資4000多萬元,種大花蕙蘭、文心蘭和雜交蘭150畝。“在臺灣,我種50畝蘭花市場就飽和了,而在大陸銷售不成問題,我主要考慮突破自己,提高品質。”
2004年,王冠力在古田成了家,兩個兒子都在當地幼兒園上學。他說,這些年古田高速公路、鐵路通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政策正在實施,“我們受惠很多。”
王冠力是古田發展戰略轉型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世紀之交,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麓的古田走上了以生態文明為主旋律的發展新路。隨著造成嚴重污染的小水泥等企業關停或轉產,古田重現藍天白云,生態工業走廊已具雛形。
在臺灣花農的帶動下,素無種花傳統的古田興起19家花卉企業,其中9家臺資企業投資近億元,種洋蘭500多畝。“我們要打造中國南方最大的洋蘭基地。”副鎮長賴宗鶴說,古田還在建設綠化苗木、蔬菜、水稻(油菜)和毛竹等生態農業觀光區;臺商林文吉已決定投資3800萬元,建設300畝觀光休閑生態農業基地。
紅色旅游方興未艾。2004年以來,古田啟動了3期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一、二期投資6300多萬元,對會址、協成店和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軍醫處等舊址進行“修舊如舊”的維修保護,配套實施周邊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中的第三期工程總投資8900萬元,主要有會址周邊環境整治、旅游步道景觀改造、八甲橋重建等,目前已完成投資6000多萬元。
據古田會議紀念館統計,近年來游客明顯增加,去年達50萬人,今年上半年達30萬人。會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有時候晚上八九點鐘還有旅游團趕來參觀。
生態農家樂旅游漸成氣候。目前古田已培育了8家農家樂旅游接待點,新建了6.5公里自行車賽道。賴永興也按捺不住,決定投資三四千萬元,將停產多年的友誼水泥廠舊址15畝土地開發成休閑基地。“那里依山傍水,是風水寶地。”他說。
去年2月,古田成為龍巖市新農村建設綜合推進試驗區。今年5月,中國人保古田鎮“三農”保險示范區正式啟動。“這是國內政企合作打造的首個‘三農’保險示范區。”人保財險龍巖市分公司總經理陳賀說,“古田會議體現了創新精神,我們踏著先輩的足跡而來,探索中國‘三農’保險新模式。” (新華社福州7月12日電)
(責編:徐嶸)
- 2009-07-29古田:璀璨的閩西明珠
- 2009-07-29古田會議紀念館
- 2009-07-29古田:紅太陽從這里升起
- 2009-07-29古田會議期間,毛澤東、朱德簽發的手條
- 2009-07-29古田:圣火不熄 求索不止
- 2009-07-29福建古田:科學發展譜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