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福建日報創刊60周年> 互動故事
> 正文
祝文善:潮聲,久長澎湃在心海
新聞記者,不僅是時代的記錄者,還應當是社會活動者。只有主動參與社會,才能了解和融入社會;只有投身改革,才能反映和推進改革。當時國企改革是重點,我們想與省有關部門聯合舉辦全省性開拓型企業家征文評選活動,有關人員認為福建只有廠長經理,不能稱企業家;報社領導就提議由報紙牽頭,我們聯絡了省中外企業家聯誼會、省作家協會和新聞單位共13家,聯合舉辦福建省企業家開拓杯征文活動。這次大型征文的特點是深入到各地市隆重召開作家企業家見面組稿會,由各地相關部門推薦企業家,除記者采寫外還約請知名作家加盟撰寫,確保人選準確、稿件文筆好、思想觀念新。海峽文藝出版社還正式出版了征文集《潮聲》一書,擴大了社會影響。這些征文一改過去編年式、鑒定式的老程式寫法,注重角度和情節,通過典型事例,盡力把人物的新觀念--市場觀念、商品觀念、競爭觀念等等挖掘出來,表現出來。后來,以此為契機還參與組織了福建省作家企業家聯誼會,促進記者、作家、企業家在改革浪潮中攜手共進,有效鼓舞和推動了企業界、新聞界、文學界的改革熱潮。
福建日報原總編輯林振夏在發表《追潮一年》一文中,興奮地贊許道:“《潮聲》始終把鼓吹改革開放新觀念、贊美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放在顯要的位置。”并公開聲稱:“摸索改革宣傳的新鮮經驗,使報紙‘透明度’更大些,更接近實際,接近群眾,接近生活些,以期追上時代潮流。”發表時為1988年1月2日,這么早就明確提出辦報“三接近”的要求,可見領導有超前的思想指導,部下才能有超常的實際發揮。黨報的先導性、新聞的引導力,猶如時代的潮聲,久遠地澎湃在心海,召喚和激勵著弄潮兒、追潮人,勇為瞭望者,敢向濤頭立。■
(作者為福建日報新聞研究所原所長)
![]() ![]() |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