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2010年福建省“兩會”> 兩會直通車
> 正文
加大對僑資企業扶持 吸引閩籍“大僑”回鄉投資
國內復雜的社會關系難處理 "大僑"思想顧慮多
現狀:
"大僑"們都是一些在外大有所成,業已飛黃騰達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他們中不少人認為,自己現在是衣錦還鄉,應該做的就是在家鄉搞些捐贈,以回饋鄉梓。如果在當地創辦工廠、企業,那就是賺家鄉的錢,虧了不合算,賺了還要被鄉親們罵。這種兩難的處境和思想顧慮,也阻礙了"大僑"回家鄉投資的步伐。
委員聲音:
祖籍長樂的委員陳清泉就同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真實遭遇:"我們回鄉建學校、修路、修橋,鄉里人都很歡迎,但如果是投資做企業,就是另一番境遇了。我原本想回長樂搞一個廚具出口加工企業,要征地200畝,就牽涉到拆遷問題,很多鄉里人都反對,結果就只能不了了之。"
加強與二、三代"大僑"的聯系 維系祖籍地情結
現象:"現在很多在海外土生土長的僑胞子女,對祖地的情感已經非常淡漠了。他們中有不少人從未回過祖籍地,對故鄉的印象僅來自于家中長輩的描述,連具體的印象都沒有,又談何鄉土情結呢?" 陳銘福表示,如今說起祖籍福州的印尼"大僑"林運豪、林德祥、吳瑞基、謝建隆,祖籍泉州的馬來西亞"大僑"陳金火、菲律賓"大僑"姚祖烈、陳覺中、張偉廉,不要說他們的家鄉人不知道,就是在僑辦工作許多年的老工作者,也沒人說得上來。"
委員聲音:針對這個問題,不少與會委員表示應做好第一代閩籍"大僑"的工作,讓他們有意識地讓自己的孩子學中文,學習中國的歷史,利用假期帶孩子回鄉探親。委員陳銘福提出,可以借助當地華僑華人社會同業公會、同鄉會等社團組織的關系,經常性地開展聯誼工作;邀請他們回國考察、探親,培養其對祖籍地的感情。
相關新聞
- 2010-01-22僑鄉莆田“暖冬工程”助貧困學生過寒假
- 2010-01-21僑鄉泉州“陸家嘴”新區現雛形 晉江推進服務業
- 2010-01-13僑鄉福建莆田“三灣”開發如火如荼
- 2010-01-11《歡樂中國行》華麗陣容唱響僑鄉泉州
- 2010-01-08追尋海南僑鄉的南洋印跡 文化交匯獨具魅力
- 2010-01-08福建僑鄉莆田將推20部新莆仙戲歡慶春節
- 2010-01-07迪拜溫州商人胡賓回鄉欲建中國最美僑鄉
- 2010-01-05僑鄉晉江:城鄉一體 協調發展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