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泉州4月21日訊(記者石偉吳陸牧報道)4月18日至21日,泉州商品博覽會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2010休閑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石獅成功舉辦。
在今年紡織業開局平穩的大背景下,本屆“海博會”以“兩岸、規模、專業、休閑、時尚”的主題,設置了品牌服裝館、面料輔料館和機械設備館三個展館,3000多個展位,更加突出了行業貿易平臺、產業鏈紐帶以及展示創新窗口的定位,成為更多紡織服裝企業在“后危機時代”創新發展的“加油站”。
本屆“海博會”除了展現以石獅為核心的閩南紡織服裝強大的產業鏈優勢,推動閩南紡織服裝業界攜手整合資源優勢,在‘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先行先試外,更注重以展會為平臺,推動國內外紡織服裝產業實施跨區域合作,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資源配置與互補,共同應對“后危機時代”,為我國紡織產業振興助力。展會期間,舉辦了海西經濟區紡織服裝項目招商簽約儀式,項目簽約及重點項目奠基、紡織機械、縫制設備新品發布、臺灣功能性紡織品推介會、海峽兩岸紡織機械對接座談會等大型經貿活動,同時舉辦“童裝活動日”和“童裝流行趨勢發布”,發布“細分產業”的趨勢信息和產品信息,突出了石獅完整的服裝產業鏈集群優勢,并邀請國內外客商進行現場產銷對接。
石獅以服裝揚名。近年來,作為我國紡織服裝生產基地和集散地,石獅市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優勢,通過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互動互促,有效地推動了服裝產業的轉型提升。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以石獅為中心的閩南紡織服裝板塊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和區域品牌優勢,合力抵御了風暴的沖擊,整個產業集群穩中有進,優勢企業更加強健。數據顯示,2009年石獅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47億元,增長14%;紡織服裝業產值254.8億元,增長11.5%,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7%。
近年來,隨著“匯龍化纖”、“龍誠紡織”、“協盛協豐50萬綻紡紗”等一批“大個頭”的紡織、化纖項目的建成,石獅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已經涵蓋了化纖、紡織、漂染、成衣加工生產、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上、中、下游各領域,并形成了覆蓋整個華東乃至全國的石獅布料市場,并涌現出野豹、愛登堡、哈德利、彬伊奴、卡賓、威蘭西等一批著名服裝品牌。如今,以石獅為中心的紡織服裝板塊聚集服裝企業7000多家、紡織企業1000多家、漂染后整理企業100多家,輔料企業1000多家。來自行業的評估信息顯示,石獅各類休閑面料占全國同類品種的50%以上;輔料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將近40%,其中五金配件在全國居絕對優勢地位,占全國市場同類產品90%。
石獅市市長黃南康表示,服裝產業鏈“石獅優勢”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產業配套體系的完善,基礎設施、生產、創業環境和生活環境的配套;二是重視產業鏈上下游的招商引資,促進相關企業在當地的落地生根;三是在適當發展階段發揮當地政府的引導和規劃作用。“今后,石獅紡織服裝業發展重點是將充分整合上下游產業資源,拓展更具廣度和深度的市場空間,通過擴大區域品牌的影響力,推動石獅成為國際性紡織服裝強市。”黃南康說。
- 2010-04-21第十三屆海博會
- 2010-04-19第十三屆海博會展館
- 2010-04-19第十三屆海博會昨日隆重開幕
- 2010-04-19第十三屆“海博會”開幕 首日達成交易額27.25億
- 2010-04-18第十三屆海博會開幕 彰顯時尚休閑與兩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