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4月,楊成武同志率部參加正太、青滄、再戰保北三個戰役。這是楊成武(右)和聶榮臻(中)、肖克(左)在正太戰役前線指揮作戰。
“朝鮮戰爭,是我軍歷史上打得最為艱苦的一場戰爭。當時,美軍一個團的汽車數量比志愿軍所有汽車數的總和還要多得多,一個團的火力強于我們一個軍的火力,再加上1500架戰斗機所帶來的絕對制空權和制海權,志愿軍在堅守防御中面臨很多困難,敵人的飛機和大炮、坦克給我們造成的犧牲很大?!痹谇熬€指揮的楊成武將軍,在部隊傷亡嚴重時,不得不把炊事員等“八大員”連同機關干部派上作戰前線。如何尋找一種有效的防御作戰方式成為志愿軍面臨的首要問題。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時任冀中軍區司令員的楊成武就曾指揮冀中人民子弟兵在沒有高山大嶺,無險可據的大平原上發明了地道戰。在山嶺縱橫的朝鮮戰場上,將軍再一次用這種戰術演繹出戰爭史上神奇的篇章。從馬蹄形小坑道到Y形、H形、雞爪形坑道……在他的帶領下,坑道從戰斗掩體發展成為集作戰、指揮、囤兵于一體,由主干、支干、火力點、觀察孔、住室、糧彈庫、儲水池、防毒門等能防、能打、能生活的地下工事,整個大地成了志愿軍的裝甲。
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跡。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共挖了長達1250公里的坑道,各種塹壕、交通壕長達6240公里??拥缿鹗怪驹杠娡瓿闪藦膸в羞\動性的機動防御向陣地堅守防御的轉變,并減少了一線防御部隊。在整個陣地戰時期,志愿軍共殲敵533200人,接近五次戰役中總殲敵數的3倍,而傷亡卻從運動戰時期敵我基本相當,減少到2.7∶1。最多時,“聯合國軍”一日傷亡竟超過5000人。在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中,小小的坑道更是發揮出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在給總統的報告中寫到:“用這種戰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達鴨綠江”。
楊成武將軍生平
楊成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1914年生,福建長汀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長汀縣農民暴動,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連政治委員、教導大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師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1936年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團長。平型關戰斗時,率部在腰站地區作戰中殲滅增援日軍300余人,后收復淶源、廣靈、靈邱、渾源、陽原、蔚縣、易縣等7城,為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莫定了荃礎.1937年冬任八路軍獨立第1師師長,晉察冀軍區第1分區司令員,后兼政治委員和中共地委書記,參加了晉察冀邊區1938年秋季反“圍攻”。1939年冬指揮所部反擊日軍大“掃蕩”中的五路合擊,在淶源縣黃土嶺擊斃日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兼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受到毛澤東同態發電稱贊。后參加百團大戰,井隆戰斗中所率部隊從戰火中搶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幾十年后成為中日友好的佳話。所部涌現出的英雄群體“狼牙山五壯士”,成為中華民族抵抗日軍侵略的一個精神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