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鄉之情情真意切
“這佛跳墻的味道真的好地道!我要好好學習這道菜的做法,讓在馬來西亞的福州鄉親也能吃到正宗的家鄉菜。”在第二屆世界閩商大會歡迎宴會上,當佛跳墻上桌時,第一次回到故鄉的連江人王偉雄掀開碗蓋,深情地聞著菜香,感嘆地說道。
“天涯黃金屋,故土籬笆墻,兩不相棄”。閩商宣言真切地道出了閩商對家鄉的熱愛。
越是遠離故鄉越是思鄉情深。祖籍長樂的香港工商業投資(中國)協會會長陳金霖帶著妻子回家鄉來了。在香港打拼數十年,但陳先生鄉音未改,張口便能聽出濃濃的“蝦油味”。祖籍同是福州的陳太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必須會聽會講福州話。他們的三個兒子雖然生在香港、長在香港,但都能聽懂福州話,大兒子還能講一口流利的福州話。
千億資金投向桑梓
“城市建設,戮力相幫;農村發展,道義同擔;鋪路搭橋,有前輩垂范;興教辦學,效僑領嘉庚。”正如閩商宣言所言,閩商們追隨著僑領陳嘉庚的步伐回饋桑梓。
“地產大亨”黃如論,連江人,被稱為“慈善狀元”。自2004年6月以來,他在我省捐贈公益事業超過1億元,成為昨天獲“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的43位閩商中捐資最多的一位。而2002年到2004年,黃如論在福建的各項事業捐資已超過3億元。
僑領林文鏡情注家鄉的義舉也被載入了史冊。這位年近80歲的僑領,幫助家鄉福清從貧困縣發展成為如今的全國百強縣。2000年,他啟動了江陰港的建設,將新僑的余資聚在一起投資家鄉。如今,福州江陰港區已步入全國十大集裝箱港行列。
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海外閩商回福建興辦企業達兩萬多家,投資金額達300多億美元,占閩吸收外資的70%,他們還無償捐贈家鄉公益事業100多億元人民幣,為福建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海西戰鼓擂,召我閩商回。閩商們的目光中,對海西前沿陣地、閩都福州有了更多了的一份關注。一批批閩商正以最大的熱情投身海西建設,共繪家鄉美好藍圖。(記者李白蕾 馮樺)
- 2010-04-27閩商:慈善捐資主力軍
- 2010-04-27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閩商
- 2010-04-27淺談閩商在“海西”建設中的作用
- 2010-04-26關于記者采訪第三屆世界閩商大會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