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省委省政府組織的大規模、點線面結合的現場會,不但展示了四川震后依然美麗,對全省推進西部高地建設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雖然涼山州經濟不發達,但我們要學習災區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做好發展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注重教育的發展,這是涼山發展后勁所在。
——涼山州委書記翟占一
四川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包括產業發展。最大的變化是產業空間布局,利用災后恢復重建,從重災區開始到全省各地,大規模地調整產業布局。再就是產業自身升級。這不僅是四川災后恢復重建的成果,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在。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焦偉俠
我們抓住災后恢復重建機遇,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創新觀念、更新理念、科學規劃,真正打造了一個城鄉統籌的新格局。兩天來,我看到災區的農村和城市一個樣,城鎮和城市沒區別,一步跨了幾十年。
——省直機關工委副書記王宗榜
災區恢復重建是一個高起點的規劃,是一次高質量和高速度的實施。從農房、教學、醫療設施重建到產業重建,無不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特別是新農村建設與民生、環境治理和城鄉統籌結合實施,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寶興縣委書記姜亦林
我們要學的,首先是災區人民自己動手建家園的豪邁精神和災區堅持科學、務實重建的原則和信念。另外,如何科學規劃城鎮發展,利用本地的特色資源,幫助老百姓增加收入,都是我一直思考學習的內容。我要把這些成功經驗帶回去。
——鄰水縣委書記曾長東
四川是欠發達地區,但災后重建規劃的起點如此之高,手筆如此之大,不僅考慮到現在的發展需求,更考慮到了將來持續的發展需要,讓人震撼。我們都跟著自豪,災區的農村完全可以和國內發達地區的農村相媲美。
——南充市高坪區委書記吳宗麟
災區建設特點鮮明。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民生工程、產業重建,成效都很巨大,我們很受鞭策和鼓舞。梓潼縣也受了地震影響,我們要堅持自力更生、科學重建,利用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有新突破。
——梓潼縣縣長羅蒙
災區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差距,也堅定了進一步推進山區跨越發展的決心。我們要因地制宜,推動資源轉化,做大水電能源產業,走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子。同時,把包括獼猴桃在內的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做大做強。
——蒼溪縣委書記任華兮
一路參觀下來,最讓我感動的是每到一處,當地的老百姓都自發地站在路邊向我們揮手致意,我感受得到他們的真誠和樂觀,他們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整個災區的蓬勃生機,這讓我們對災區的未來更增添了信心。
——天全縣委書記李維余
災區發展得如此好如此快,讓我們很受鼓舞。災區干部認真做事,努力干事,讓我們很受感動。災區注重產業重建,可持續發展,讓我們很受啟發。盡管我們藏區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下一步我們發展速度要加快。
——壤塘縣委常委、副縣長何志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