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見證
> 正文
福建海洋環境總體形勢好于其他省市
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11日訊(本網記者 吳洪) 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7日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09年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這是東海區首次發布海洋環境公報。此次公報對三省一市海洋環境質量狀況、近岸生態監控區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入海污染源狀況及海洋開發活動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監測統計、綜合分析與評價。結果顯示,福建海洋環境總體形勢好于其他省市。
據悉,東海區所轄海域北起江蘇贛榆、南至福建詔安,沿海有江蘇、上海、浙江和福建三省一市,大陸岸線長約6785公里,占大陸岸線總長的36.7%。
根據公報,東海區海域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但近岸局部海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為91950平方公里,其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海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其中,嚴重污染區集中在江蘇的射陽河口、長江口、杭州灣、浙江的舟山群島和溫州樂清灣等海域,福建海域水質未受嚴重污染。同時,根據近岸生態系統監測,浙江杭州灣生態系統處于不健康狀態,江蘇蘇北淺灘濕地、長江河口、浙江樂清灣、福建閩東沿岸港灣等生態系統均處于亞健康狀態。不過,平潭、鼓浪嶼等濱海旅游度假區總體環境質量良好,適宜開展旅游活動。
專家建議,江蘇、上海、浙江和福建三省一市應打破行政區域界限,統籌規劃涵蓋海域、陸域兩個層面的環保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陸源排污—海洋環保區域目標責任制,優化、調整海洋生態敏感區附近產業結構,加大污染物達標排放的管理力度,開展生態修復,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建立海洋生態賠償機制。
相關新聞
- 2010-05-07江蘇睢寧來廈推介誠邀閩商攜手創業
- 2010-05-07一季度進口超55萬噸 泉港漸成江西企業進口煤新通道
- 2010-05-07陶學海:年過六旬獲國家專利 志在助閩浙菜農增收
- 2010-04-23尤溪創新運用國家糧食直補政策成效顯著
- 2010-04-23湖南省福建商會在長沙揭牌成立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