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警風建設】
儒雅親和力強更得民心
“能熬夜、會破案、能喝酒,這是民警過去給市民留下的主要印象。”王興亞說,從中可以看出,在百姓心中,民警是一個粗獷的武夫形象。“但實際上,有儒雅風范、有文化素養、親和力強的民警,更能贏得民心。”
王興亞說,市公安局新一屆黨委班子采取了多種舉措加強隊伍建設,在強調警風的同時也要求注入文化素養。其中,市局大樓打造的文化長廊,便是民警汲取文化養分、修身養性提高素質的一塊沃土。
隊伍建設還有發展空間
從去年的8·12緝槍治暴,破積案追逃犯,跨區域聯動攻堅戰役,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到今年交巡警新型勤務模式的建立,贏得了山城百姓的稱贊。
“有一定口碑,有一定名氣,是好事;但在此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清醒地看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們的隊伍建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王興亞說,通過警務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來推進公安工作,以打造平安重慶,如今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據調查,群眾的安全感達到98%,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但是,部分轄區警民關系不和諧、個別民警服務態度不好、警察的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只有逐步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隊伍建設才能真正上臺階。”
要辦好百姓天大的小事
“熱播劇《三國》里經常出現一句臺詞:失民心者失天下!對于我們公安隊伍來說,失去了群眾基礎,我們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王興亞說,要贏得百姓,就必須從百姓身邊“天大的小事”做起。
王興亞說,“命案必破”是公安隊伍的目標,但如果民警的目光只盯著所謂的大案要案,顯然是在觀念意識上存在欠缺。他說,社區群眾找到民警,很多可能只是大家眼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對于其個人而言,往往就是天大的事;只有把這些事處理好了,才能讓群眾對民警產生認同感和信賴感。“也許,一個市民一輩子只會求助民警辦一件事情,但如果民警疏忽怠慢了這件小事,他也許就會記恨你一輩子,進而影響到整個隊伍形象。”
(記者 朱昕勤 文 楊帆 攝)
- 2010-06-09上杭縣人大深入開展“增強監督實效年”活動
- 2010-06-09對“一把手”監督難的幾點思考
- 2010-06-07人大代表履行監督官員才不敢懈怠
- 2010-06-04福建立法加強 檢察院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
- 2010-06-03石獅市開展“四項監督制度”學習宣傳活動
- 2010-06-03平潭法院建立案件回訪制 切實加強執行活動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