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惡浪:共產黨員的如山責任
有職黨員設崗定責。全市1735個村在實施“168”機制中,對黨員實行了“設崗定責”,既有發展示范、致富爭先、文明勸導等日常工作崗位,也有應對突發事件的搶險應急崗。在這次抗洪救災中,認領搶險應急崗的黨員、干部及各個組織的骨干成員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組成了900多支黨員搶險應急小分隊、搶險救災突擊隊、抗災一線巡查隊、醫療救助服務隊,肩負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如山責任。將樂縣安仁鄉洞前村以黨員為主組成的搶險救災突擊隊,始終奮戰在抗洪救災第一線。他們設立了轉移群眾崗、雨情監測崗、災害巡視崗,23名隊員各自認領相應崗位,共同對抗洪災。
無職黨員身先士卒。面對特大暴雨襲擊,抗洪救災先鋒崗也成為無職黨員的第一崗位,不少體質較好的婦女黨員、老黨員也主動投入抗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6月19日一大早,尤溪縣聯南村水庫水位不斷上漲,6米多的溢洪道被山上溜下的土方石堵塞,直接危及下游30戶100多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正準備上山干活的73歲老黨員蔡光忠獲悉險情后,立即扛起鋤頭趕到水庫現場,加入到搶險隊伍中。15時許,經過近7個小時的連續奮戰,溢洪道基本疏通。這時,高處山坡的土石方突然又大面積地往下溜,蔡光忠發現后,立即呼喊村民離開,自己則被土石撞倒,壯烈犧牲。
戰勝災害:各個組織和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
在各村黨組織的帶領和黨員的帶動下,村委會、群團組織、“六大員”、專業協會、老人協會等各個組織和廣大群眾在抗洪救災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形成抗洪救災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