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簡 報
第 40 期
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0年7月15日
抗洪救災見真情 創先爭優作表率
我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抗洪救災
和災后重建作為創先爭優的生動實踐(十一)
黨員,就應當沖鋒在前
古田縣鳳都鎮小吉村位于古田與南平交界處,是該鎮最偏遠的村莊之一。今年6月18日,洪災造成全村房屋倒塌163間,農田毀壞500多畝,出村的道路全部被掩埋。村黨支部書記吳傳統帶領支部一班子人堅決按照上級決策部署,把廣大群眾安危放在第一位,沖鋒在前,把創先爭優要求落實到抗洪救災一線。
危急時刻,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該村人口736人,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村里常住的500多人大多數是老人和小孩。6月18日上午,接到上級防范暴雨的緊急通知后,吳傳統立即召集村里的6名村兩委和12名黨員,按照事先制定的預案,趟著沒過膝蓋的積水挨家挨戶到村民家中,動員群眾緊急轉移。
靠村邊的兩幢“八仙厝”有著60多年的歷史,是村最古老的房子之一,有35戶108名村民居住里面。吳傳統和村干部動員群眾轉移時,老人們說,別擔心,這房子經歷了幾代人幾十次災情的考驗,都平安無事!但吳傳統仍不放心,與兩名黨員冒雨爬上房子后面的山坡察看,發現一小處土坡出現溜方跡象。于是,他趕緊下山讓村民們立即轉移。可年逾七旬的游邦和、游邦松兩位老人就是不愿離開,吳傳統反復做思想工作,終于在18日午后1時左右將兩位老人轉移到了村委會安置點。下午4點左右,就在這兩座老房子后面山坡上的500米處,寬約六七十米的大溜方傾泄而下,傾刻間,兩座老房子被數萬方的泥石流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