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6.38萬套
東南網-福建日報8月2日訊(本網記者 原仁開 實習生 林伯玨)
在住房保障工程方面,省里要求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6.38萬套(其中新建廉租住房2.74萬套、經濟適用住房1.33萬套、公共租賃住房7100套、限價商品住房1.6萬套);另外,把棚戶區改造與廉租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拆遷安置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改造各類棚戶區4.84萬戶(其中城市棚戶區改造3.88萬戶、林區棚戶區改造2000戶、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7600戶)。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住房保障處柳文定處長告訴記者,“衣食住行”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和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而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惠民利民的最大民生工程。據介紹,以建一套面積5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為例,群眾可直接受益10多萬元,有的還能拿到面積70至9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僅這一次,政府就要拿出數百億元的補貼。
柳文定說,省住建廳將戰役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具體項目,加快建設進度:一是突出重點,加快推進中央增投廉租住房項目建設,尤其要確保第三批中央增投項目開工建設,同時高度重視租賃補貼發放工作;二是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重點是督促各地建成一批經濟適用房,擴大供應范圍,同時加強經濟適用房建設、分配、上市交易的管理;三是加快推進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重點把外來務工人員公寓納入統籌;四是抓好限價商品住房建設,重點抓好福州市限價商品住房建設;五是啟動我省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的改造工作,城市棚戶區要力爭做到簽訂拆遷安置協議,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重點抓好未列入中央投資補助計劃的項目。

福州軍門社區居家養老站組織志愿者為老人們表演傳統曲藝
養老服務 構建體系
東南網-福建日報8月2日訊(本網記者 秦榮 實習生 沈瀟 林淑萍)
“十一五”期間,我省著力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
據省民政廳副廳長邱瑋介紹,城市按照“一市一縣一中心”的基本布局,建設一批集養老、育孤、康復、救助、優撫等功能于一體的市、縣社會福利中心,同時依托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助行、助急等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農村按照“一鄉(鎮)一院”的基本布局,建設一批敬老院,以“五保”集中供養為主,兼顧社會救助、社會養老等服務功能。
“今年將建設縣級社會福利中心1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500個,新建農村敬老院100所。”邱瑋說。
據介紹,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09年起,用五年時間完成全省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繼2009年建設18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后,今年再次將此項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再建設10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
今年還計劃建立50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省級財政將對每個中心(站)資助6萬元,共投入資金3000萬元,其中從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1000萬元。據統計,截至2010年6月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已經建立187個,在建313個。
早在2007年,省委、省政府就將農村敬老院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年建成100所,今年已是第四個年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