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紀念抗戰勝利65周年> 親歷者回憶
> 正文
血祭篇?東京審判
www.hxt111.com?2010-08-31 15:36?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還不如說戰犯審我們”
采訪時間:2005年4月13日
采訪地點:上海東長治路高文彬家中
見證人:高文彬 男,1922年生人,上海東吳法學院畢業。1946年5月作為遠東軍事法庭的翻譯應聘去東京,后接任裘劭恒做中國檢察官向哲浚的秘書,直到1948年8月檢察方工作結束回國。
■因為“空言無物”,我們的國防部副部長差點被轟下證人臺
我們5個翻譯是在開庭后10多天到東京的。剛開始,主要工作是把向老和裘秘書從國內搜尋來的大量證據翻譯成英文,然后交給向老審讀,他審完再作為正式文件,交給國際檢察局,作為控訴日本戰犯的事實。這些證據來自中國各地,是他倆通過中國各地政府公開征集來的,都是關于日軍在中國殺人暴行的。
但向老一直愁眉不展,因為國內的證據能提供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實在是太少太沒力了。中國方面上庭的證人一共有5位:南京大屠殺的證人有兩位,溥儀是一位,還有兩位是國民黨政府的兩位高官———王冷齋和秦德純。秦德純當時是國防部副部長,曾任北平市長,他在法庭上說日軍在中國“到處殺人放火,無所不為 ”的證言,因為不符合英美法系證據法的要求,被戰犯的美國辯護律師斥為空言無物,差點被轟下證人臺。
后來當中國檢察官首席顧問倪征日奧再次回國尋訪土肥原賢二和板垣征四郎的犯罪證據時,秦德純對他說:“哪里是我們審判戰犯,還不如說戰犯審判我們。”談到如何補提證據問題時,他說抗戰進行中,沒有一個司令官會想到應保存證據,作為日后控訴戰犯之用。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