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世代都是農民,以做饅頭維持生活,我也繼承了祖業,成為了一位饅頭師傅……”坐在電腦桌前,農民丁可飛兩手在鍵盤上快速地在他的個人博客上游走,在他的博客里,一個個故事逐漸成型。看著他那熟練的樣子,誰也不會想到一年前的他連電腦都沒碰過。
丁可飛,浙江省三門縣的一位普通農民。2006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電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當時,全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村里推選他為村里遠教站點管理員,并參加了縣里組織的第一批電腦業務培訓。剛開始學習時,丁可飛說自己那做慣了農活的手總不聽使喚,許多東西也記不住,因此有點氣餒,但當他發現網絡的世界是如此的神秘而豐富,如此的令人流連忘返,他又迫不及待地自己買了一臺電腦,這也是該村第一臺村民自己買的電腦。
目前,博客自產生以后刮起了一陣不小的旋風,據浙江省三門縣遠教辦不準確數據統計,在該縣農村已經有數百位農民嫁接互聯網,有的開個人博客在網絡上進行商品信息發布。由此,筆者預測,農民是在2007年成為繼學生、上班族之后的第三支博客主力軍。
筆者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了幾位較位典型的農民博客進行分析,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農民博客內容基本為商品信息的發布。雖然目前有專門供商品信息發布的網站,但是因為這些網站,要么存在收費,要么就出很多規定條款,而這些正是制約了農民去往該站點的積極性。某水產養殖戶所說,“去專門的商品交易網站發信息雖然很不錯,但是往往在文字、圖片內容上受到網站的制約。我們還是喜歡自己的博客,我的地盤我做主。”
農民開博客在側面也印證了,博客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專門的商務網站上,因為受到產品大小而制約內容的多少,而博客的首要精神卻是平等。預測農民成為下一主力軍的還一個理由就是,目前30%以下的農村青年基本掌握了互聯網知識。試想,若干年以后這個數目勢必不可小視。同時,目前政府正在推進農村遠程信息教育工程,這也是一個利好因素。
來自浙江省三門縣農村遠程教育辦公室的丁宏苗先生透露,光在該縣就已經實現了全境村村通寬帶的工程。在此影響下,有農民自發形成了將自己產品掛到本人博客或者建立專門網站的意識。專家估計,如果類似該縣的農村網絡教育成功模式能在全國復制的話,那么,博客或者互聯網的發展格局將會產生質的變化,畢竟我國有十幾億農村基礎。一旦他們的嫁接互聯網將會出現新的局面。
由此可見,農民是成為下一支博客主力軍不是沒有可能。(作者:林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