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報的"蛻變":從機關報向文化傳媒高地攀登
www.hxt111.com?2010-09-01 16:48? 劉陽?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頂住壓力 趟出一條新路
作為全國第一家整體轉企改制的中央部委主管報社,中國文化報社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可循。“難就難在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孔繁灼說,“我們的目標是做強主業,做大產業。”
由于所有的“冒險”都是第一次,在具體事項的辦理上,轉企改制涉及的各部委甚至還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新規定、新文件,各項工作的辦理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報社的改革在文化系統內部也引起關注。作為文化部的機關報,中國文化報長期以來承擔著文化系統各項工作的宣傳報道任務,改革的號角剛剛吹響,就有一些人擔心文化系統會從此失去宣傳的“自家軍隊”。
頂著重重壓力,改革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從歷次改革的經驗來看,改革最關鍵的問題往往是人的問題。雖然疑慮猶在,但中國文化報社的廣大職工都表示出改革的信心和支持。“大家的信心主要是來自對報社領導班子的信任,”孔繁灼說,“改革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而不是‘甩包袱',必須實現平穩過渡。”
2008年底,在報社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群眾測評滿意度達到99%以上。經過一年的摸索,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公司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用文化部副部長歐陽堅的話說,就是要讓改革“不留尾巴,不留后遺癥,不留隱患,不留遺憾,不可逆。”
改制后,公司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董事會、經營班子、監事會。為了實現更加規范、科學的管理,改革一開始就明確了轉制后的企業與主管單位和出資人之間的責、權、利關系。由“財政部”作為出資人這一創舉,則厘清了政府和國有轉企文化單位的資產關系。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